-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设计〔好1〕
*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解]:闼(tà):门。排闼:推门而入。 1、三、四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词?为什么? 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护”和“送”。绿水护田,青山送色,这一“护”一“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得极富感情,像是仰慕这位甘于淡泊而能洁身自好的主人。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山中人家初夏景色的描绘,颂扬了景色中的主人高洁的品格。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 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解]:晒粉:蝴蝶翅膀上多粉。 1、诗的第三联最具表现力的词是哪两个?为什么? “邀”、“纳”将“帘”和“枕”人格化了,充分表现了诗中主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诗中所描绘的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表现诗中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情怀? 诗中所描绘的夏日景物,粉蝶晒衣、燕雀孵雏、蛛丝补网、疏帘邀月、虚枕纳溪,都是平平常常的,这就营造了一种闲静、简朴的气氛,表现了诗中主人公甘于淡泊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氏别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注解]:寥寥:寂静。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描写的? 这首诗极力描写了苏氏别业园林清幽、寂静的环境,一开始就点出了环境之“幽”,使人产生归隐思想。二、三两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园林内外的景色,具体落实“幽”,尾联“闲坐听春禽”,更是突出了“幽”。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兖州城楼 杜甫 东郡趋庭日①,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②,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③。从来多古意④,临眺独踌躇。 [注解]:①东郡:指兖州。趋庭:看望父亲。②海:指东海。岱:指山东境内的泰山。③余:剩余,剩下的。④多古意:是说自己多有伤古意绪。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登楼所见景物的? 是从远眺和近观两个方面来写登楼所见景物的。写远眺,浮云涌起于东海泰山之间,几乎成了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平畴沃野,伸展到了青徐二州。写近观,秦碑像是一座高峻的屏障似的峰峦耸立在那里;当年的鲁殿也只剩下一片荒城而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 诗的三、四两联无论是景物的描写还是直抒胸臆,都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叹喟及惆怅之情 。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扬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1、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景的? 这首诗从视觉、触觉、听觉这几个方面来写秋景的。诗人先写坐在渡船上的所见,树林、扬子驿、远山、润州城,这些景物随着船行而动;再写触觉,北风吹起,江上寒气袭人;最后写听觉,林中枫叶飘落传出淅淅沥沥的秋风声。 2、你认为三、四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为什么? 三、四两句的诗眼各是“开”和“出”,这两句是从坐在渡船上的角度来写所见江岸景色,“开”和“出”则写出了景色的变化。人随船行,便觉得江边景物在动。先是一片树林遮住了扬子驿,由于船行,诗人觉得树林向后退去,渐渐露出了扬子驿的房屋。船再往前往,山往后让,润州城便跃进了诗人的眼帘。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裴侍御归上都① 唐·张谓 楚地劳行役②,秦城罢鼓鼙③。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解]:①上都:古代通称京都为“上都”,指长安。②劳行役:因公务而在外跋涉。③秦城:指都城长安。鼓鼙(pí):大鼓和小鼓,借以指军事。 1、你以为五、六两句哪两个词最精练、传神?为什么? 五、六两句中的“随”、“趁”最精练传神。这两个词分别将“江月”和“山花”拟人化了,月在江中的倒影随人的移动而移动,山花追逐着马蹄,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山水画,只可惜友人要离去。 2、最后两句表现了裴侍御怎样的心情? 最后两句表现了裴侍御归心似箭的心情。人还没有走,离魂就先到了长安。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月夜 唐·于良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SY235C9I2KS维护保养手册.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陶瓷原料及配方基础.ppt VIP
-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课件.pptx VIP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docx VIP
- 2023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试卷(练习题库).docx VIP
- IEC 60840-2004 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中文).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混凝土混凝土.ppt VIP
- 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