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1、 NH4+形成和结构 铵根离子是氨分子与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 NH3 + H+= NH4+ + + H+ (三)、铵盐、和NH4+的检验 2、铵盐性质 (1)易溶于水的无色离子晶体 (2)与碱反应 NH4+ + OH - =====NH3 ↑ + H2O (3)水解反应 NH4+ +H2O NH3 · H2O + H+ 加热 (4)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非氧化性酸的铵盐,加热分解为氨和相应的酸或酸酐 (NH4)2CO3 ===2NH3 ↑ + CO2 ↑ + H2O 微热 NH4Cl === NH3 ↑ + HCl ↑ 气体遇冷形成白色固体 氧化性强的酸组成的铵盐,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学阶段不需掌握。 3、铵盐的检验方法 待测样品 加NaOH溶液 加热 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产生白烟.) 例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 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稀氨水和酚酞 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加热,氨气逸出,颜色变浅。 亚硫酸和品红 溶解的SO2使品红褪色,加热, SO2挥发,品红恢复原来的颜色。 例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赶走装置内的空气;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CO2比空气重,从长管进入E,并没有把E中空气赶尽,致使部分NO先与未赶尽的空气生成少量红棕色NO2,当再从F鼓入空气时,E中有更多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装置D的作用是 。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 吸收NO、NO2、C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2011 年高考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氮 及 其 重 要 化 合 物 岳西县汤池中学 秦万林 2010.1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四川省广汉市,校园建筑面积72万多平方米。历经51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设有飞行技术、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英语等21个本专科专业,并在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交通运输规划、机务工程、航空人因工程等6个方向开展研究型硕士生培养,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20余人,留学生近100人,飞行学生3000余人。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国内民航高校之首。在皖招生情况:2005年29人,490分(480); 2006年16人,527分(504); 2007年29人,549分(505); 2008年35人,544分(507). 考纲解读: 1、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硝酸)的重要性质。 2、认识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氮的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重点:氨、硝酸的重要性质; 氨的实验室制法。 一、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dixell帝思 xc15cx-xc35cx 调试维修参数设置资料.pdf
- transcad交通需求模型手册_chapter12公交分配.pdf VIP
- 高校后勤餐饮经营发展探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pdf VIP
- 幼儿园教室环创培训.pptx VIP
- 2023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全区招聘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docx VIP
-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