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治疗面神经炎最佳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治疗面神经炎最佳方法

探索治疗面神经炎的最佳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吕翠岩、刘智贤 邮编 100700 面神经炎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opathic facial palsy),是指茎乳孔内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面神经损伤而出现的面部表情肌瘫痪,亦称倍耳(Bell)氏麻痹;属中医的“中风”范畴,多因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使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致。以往的西医、中药及针灸疗法疗效均不甚理想,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晚期形成更为难治的痉挛性面瘫。本文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传统的西医、中药、针灸、理疗等治疗方法;观察组用针对面神经炎的发病机理施以西药治疗,配合改进后的针灸、按摩治疗,其疗效较为理想。是目前治疗面神经炎的最佳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入选病例均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的门、急诊病人12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13岁,左侧发病68例,右侧发病52例,发病3天以内87例,3-7天12例,7-14天11例。 1.2.诊断标准 1.2.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1.2.2.急性起病,数小时内达高峰,多为单侧发病,部分病人有受风寒史。 1.2.3.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及鼻唇沟消失或变浅,眼见不能闭合,眼裂扩大,巩膜外露,示齿鼓腮时,口角偏向健侧。病初多有乳突部或下颌角的压痛,耳廓或外耳道有带状疱疹。 1.2.4.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桥小脑脚肿瘤、脑干肿瘤及炎症、手术损伤等)。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①药物疗法: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注,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发病7天以内者服强的松10mg,每日三次,连服3天;地巴唑20mg,每日三次,连服10天;氯霉素眼药水,每日滴眼数次,以保护角膜。②针灸治疗:取穴。面瘫奇穴:位于健侧锁骨上缘,相当于斜方肌前缘与颈下横纹交点处;眼针疗法的上焦穴、下焦穴;地仓穴,颊车穴。针刺手法:患者取座位,面瘫奇穴、眼针的上焦穴、下焦穴、地仓穴局部消毒。采用28号3寸毫针针刺面瘫奇穴,由前向后斜上方刺约1-2寸深,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并向颈、面部传导为宜;28号3寸毫针行地仓穴透刺颊车穴;取30号毫针针刺眼针的上焦穴、下焦穴(眶外刺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留针时嘱患者做患侧面肌的主动运动。③推拿法:出针后,对患侧面部表情肌及耳部周围做轻手法按摩,每次15分钟,以皮肤温热为度,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 1.3.2.对照组:①药物疗法: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注,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发病7天以内者服强的松10mg,每日三次,连服3天;地巴唑20mg,每日三次,连服10天;眼药水,每日滴眼数次,以保护角膜。②针灸治疗:本院针灸科行常规针灸治疗,10天一个疗程。③理疗:本院理疗科行烤电、频普仪等治疗,10天一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眼睑闭合良好,面肌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眼睑闭合,面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两侧无明显变化;③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两侧面肌对比基本正常,但示齿运动时,口角偏向健侧;④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 2.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48例一个疗程治愈,14例二个疗程治愈),结果如下表 ? 样本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治愈率 有效率 观察组 70 62 8 ? ? 88.57% 100% 对照组 50 33 3 6 8 66% 84% 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两组的有效率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与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炎的早期病变是骨性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水肿和脱鞘,甚至有轴突变性,所以,在面神经炎早期,应用大量激素的冲击疗法对抗非化脓性炎症及脱鞘改变,以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受压状况,改善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应用地巴唑等扩张微循环,使营养面神经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改善;应用大量维生素来营养面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经络构成肌体的信息网络系统.一旦肌体的某一部位发生病变,从整体讲,其病变部位就失去平衡,使人体内的经络信息系统发生障碍。整体平衡疗法的特点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依据阴阳平衡理论,巨刺针法平衡理论及生物全息理论,在健侧探索出最敏感、疗效最好的特定穴(即面瘫奇穴),进行针刺治疗,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使肌体自身调节,自我治愈。手阳明大肠经过面颊绕口唇,止于对侧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足阳明胃经绕口唇行于颊车、耳前至额角,手少阳三焦经经面颊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