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法制史起源与夏商法制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参考书目:?“三礼”:《周礼》、《礼记》、《仪礼》?史书:《尚书》、《春秋左传》、《史记》《竹书纪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只把国家法列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法学:强调法律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国家产生之前,无所谓法律。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理论假设可以;事实是:法律作为一种现实的秩序,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一个发展、过渡的过程;随着国家有组织暴力的产生,此前的一些社会习惯被赋予了法律性质,但习惯的具体内容并不与国家有必然联系;相反,早期国家的法律往往保留着以前社会的遗迹。中国国家何时产生?夏代说、殷商说二、中国国家和法律起源的特点星罗棋布的史前文明遗址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大洞文化金牛山文化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柳江人河套人下川文化山顶洞人新石器时代仙人洞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大汶口文化城子崖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安阳殷墟周原遗址半镐遗址夏家店文化有较多文字遗存的先进部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自西向东分别是:周、夏 商夏、商、周三代更替,不是前朝被彻底消灭的改朝换代,而是先后取得所谓“正统地位”。人类社会早期的组织形态:自发的、原生的秩序在人类原始观念中,除了家族关系之外,不可能理解在各个个人相互之间可以有任何(其他)关系。早期的社会组织是血缘规则组织起来的,共同体的典型是“家族”。学者以西方(主要是欧洲)历史为依据,得出以下结论:从血缘到地域,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规律。但在中国,早期的国家都是从血缘共同体发育而来,真正意义上的按地域组织起来维持秩序的国家之形成是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夏、商、西周:“宗统国家”、“邑制国家”平原地带、农耕经济、逐水草聚族而居。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征?特征一:氏族的血缘纽带随国家的形成而更加强韧。?特征二:战争成为集权和刑罚的催化剂。军事权“刑起于兵”——大刑用甲兵“师出以律”如:夏禹杀防风氏?《竹书纪年》记载:“(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国语?鲁语》:“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尚书?甘誓》?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有学者认为,战国法家所谓法家法,源于春秋以前的军法。特征三:原始习惯转化为法律。《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夏人、商人部族被封于杞、宋。第二节传说中五帝时代的法律“三皇五帝”远古帝王的总称。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皆轩辕氏一族,黄帝通过战争获得统治地位。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史记?五帝本纪》)文献记载《尚书?虞书》《尚书?周书?吕刑》《史记?五帝本纪》帝舜时期的典章制度:五教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史记?殷本纪》)五刑《尚书?吕刑》载五刑起源“五刑”起源于苗民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抵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与胥渐,泯泯棼棼,罔忠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徳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帝舜时期的刑法: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帝舜时期的司法例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刑罚思想与刑罚原则天罚思想“天命有德”,“天讨有罪”(《皋陶漠》)明刑弼教“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刑期于无刑。”刑罚不累及后嗣“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区分故意和过失“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疑罪从轻“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司法制度神明裁判(ordeal);獬豸传说第二节夏朝的法制1、概述姒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传14世,17王,470年。*《史记?夏本纪》*《尚书?夏书》*《竹书纪年》禹——鲧——帝颛顼——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考真题生物(上海卷)解析版.doc
- 2014教师公招考试四川省各市试题库.doc
- 2014江苏高考语文备考之提取或概括.doc
- 2014年天津市高考理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2014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整理.doc
- 2014湖南出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最新教案.doc
- 2014年龙岩市中考历史.doc
- 2014物理高考预测试卷.docx
- 2014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答案.doc
- 2014篇章结构学案.doc
- 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江西吉安万安县两山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温州瓯海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浙江绍兴滨耀粮油综合市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浙江丽水市松阳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浙江舟山海星莲华交通旅游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片仔癀(北京)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云南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天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重庆国资大数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