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m.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m

* ◆总说 一、诗歌基本知识 二、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鉴赏诗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读懂诗歌。不要急于做题目。 2.看清题目要求,尤其是一些较细的限制,不 要乱答。 3.正确运用术语,并力求语言简洁优美。 4.运用一些暗示性较强的注释。 5.知人论诗。 ◆古代诗歌艺术技巧的鉴赏和评价 第一部分 表达技巧 一 表达方式 (一)记叙 (二)议论 (三)说明 (四)描写 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动静关系、 虚实关系 (五)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具体做题时,很少问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 式”,而是将其中一些表达方式放到表现手法 里去解答。 比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 修辞手法 借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对借代的理解需要积累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借代的事物有时比较固定。如用烽火、狼烟指 代战争,用青鸟、尺素、鸿雁代替书信,用婵 娟、嫦娥、玉兔、玉盘、蟾蜍、清辉等代月亮。 互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作用:言简义繁。 灿烂的日月星汉的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三 表现手法 衬托 “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 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 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喻写国色 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 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 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悟文章 相衬之法。” ???? ——(清) 毛宗岗《三国演义》第四十 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批语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 ——《诗经·卫风·硕人》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陌上桑》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陌上桑》 正侧 渲染与烘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渲染 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 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像阴阳向 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中的“渲染”就是对 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细致描写和形容,以形 成某种氛围,借此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烘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 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 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 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渲染”与“烘托”并举,前者相当于正面描写, 后者相当于侧面描写。但“渲染”一般限于对环 境、景物的描写,而烘托不限于此。 直接抒情 直接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表明爱憎 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借景抒情 (1)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 寓于是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 感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将主观感情附着 于景物之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