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等。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反映出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故答案选择”可以看出是周武王将黄帝之后进行分封,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C.郡县制??????????? D.宗法制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不管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还是先代贵族,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因此D项正确;AC项明显不符合分封商代贵族的目的,排除;B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弟周公、③召公同为王族,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②是分封的功臣;④是分封的先代贵族,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通过分封制,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实行分封的地区,这说明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故B项正确;ACD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C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无适:没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反映出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表明,王如果没有嫡子,就选择立年长的,如果年龄相当,那就选择品德修养高的,品德修养也相当的话,那就用占卜来决定。这说明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故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代的政治制度。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有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陛下”的专用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所以应选B项,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制度 9.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央集权”才是本题的题眼,一定要明确,专制主义特指皇帝的决策方式是专制的,中央集权是中央对地方进行管理且地方服从中央,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只有D项是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项。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