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栓.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系膜血栓

消化内科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SMVT) General views Thrombosis is the formation of a clot or thrombus inside a blood vessel Injury to the vessels wall (trauma, infection, sclerotic lesion) Slowing or stagnation of blood flow past the point of injury. Hypercoagulability (genetic deficiencies or autoimmune disorders, DM, tumor). Classification 2 distinct forms Venous thrombosi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ith or without pulmonary embolism) Portal vein thrombosis (SMV, IMV) Renal vein thrombosis Hepatic vein thrombosis (Budd-Chiari syndrome) Paget-Schroetter disease (upper extremity vein)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Subclavian Vein Thrombosis unrelated to trauma) Arterial thrombosis 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是指沿SMV主干的血栓形成及其蔓延,这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急腹症。绝大部分病例仅靠剖腹探查得以明确诊断,病死率高达20%~50%。 原发或继发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约占肠系膜静脉血栓95%,约占肠道缺血事件中5-15%。 ①肝硬变或肝外压迫引起PV充血和血流郁滞; ②腹腔内化脓性感染,如坏疽性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绞窄性疝等; ③高凝状态:血液异常(如真红)、口服避孕药、DM、肿瘤、肾病综合症、风湿性疾病等; ④腹部外伤或手术损伤; ⑤约1/4无明显诱因,称为原发性。 Pathophysiology -- SMVT 血栓的形成与延伸:由SMV主干向远端延伸,小肠系膜静脉的血栓向SMV主干蔓延; 受累肠曲静脉回流受阻时,肠管充血水肿,浆膜下先点状出血,后扩散成片;肠壁和肠系膜增厚、水肿,继之肠曲发生出血性梗死,呈暗紫色;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 Manifestations -- SMVT 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 中老年患者; 高凝状态情况; 外伤、手术史;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反复肠道感染、门静脉炎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肠系膜上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属急诊范畴。 病人突然起病,有剧烈的腹痛,但其程度通常不如主观感觉严重,且触痛范围广泛、定位不清;可有轻微的腹胀; 常有呕吐及肠蠕动亢进 ? 肠鸣减弱? 肠鸣消失;。可有便血,起初仅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不久肉眼可见血便; 随着肠坏死,患者血压降低,然后进入休克。 Treatment --SMVT 胃肠减压; 补充血容量,TPN与肠内营养配合; 应用广谱抗生素; 应进行抗凝治疗。 Treatment --SMVT 同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疑有肠坏死时,应立即剖腹探查; 将坏死肠管连同含有静脉血栓的全部系膜切除,以免血栓继续蔓延,累及其他肠管; 术后仍应继续抗凝治疗6~8周; 手术主要并发症:小肠瘘、短肠综合症等。 二、介入治疗: 经皮肠系膜下动脉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 PTA)。1980年Furrer J等首先报道了采用PTA方法成功治疗肠系膜动脉狭窄的病例。效果等同于血管重建术。优点在于微创性,对病人全身影响小,术后恢复快,麻醉风险很小。 介入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的手术方法对比而言,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高,早中期效果与手术相当,而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术后8小时即可下地活动,术后2~3天即可出院,这对于高龄且有多种并发疾病的患者,其治疗的安全性较开腹血管重建手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利弊权衡! 介入操作前后的药物治疗 造影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天,并给予胃粘膜保护剂,连服3 天。 支架置入后予阿司匹林0.1/d,氯吡格雷75 mg/d,共一个月,一月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d,或氯吡格雷75 mg,至少半年。 介入操作——入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