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B4730标准的补充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关于JB4730标准的补充介绍

关于JB4730标准的补充介绍 一.JB4730标准重大意义 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强制性技术标准。 修改后标准涉及的面更宽,将复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安装,在用检验整个领域,包括从原材料验收到焊接接头质量检测各个环节。 鉴于该标准在无损检测行业内位置重要,影响巨大,甚至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考核也与之密切相关,所以全国考委会标准修改动态十分关注。 二.JB4730标准修改过程及全国无损检测考委会参与情况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容标委)1999年提出修改JB4730标准的意见,随后成立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于2000年2月拿出修改稿(1),2001年9月提交修改稿(2),2002年7月提交修改稿(3), 2002年9月提交修改稿(4)。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考委会第一次拿到JB4730修改稿是在2001年11月,当时看到的版本是2001年9月的修改稿(2)。有关技术专家阅后发现问题很多,认为事关重大。出自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和对标准质量的关心,全国考委会向锅炉局报告了有关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与此同时,为配合做好JB4730修改工作,全国考委会两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修改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2002年元月苏州会议,对2001年9月修改稿(2)研讨; 2002年底9月南京会议,对2002年7月修改稿(3)研讨; 两次专家研讨会都邀请了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寿比南秘书长出席,并把专家的书面意见毫无保留地交寿秘书长转起草组,以便修改。 2002年10月,全国考委会于收到2002年9月修改稿(4),该稿作为送审稿在张家界通过了容标委制造分会初审。对修改稿(4)审查认为,在编写标准的总体思路上存在问题,在具体内容上问题错误也很多。 2003年3月,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合肥召开JB4730修改会,重新组织起草组,并展开讨论。 2003年4月,在南昌召开JB4730修改分组会,确定修改稿(5)。 2003年11月,在 北京召开JB4730审稿会,确定修改稿(6)。 目前JB4730处于终审阶段。 三.标准编写总体思路方面的意见 JB4730-94基本技术内容沿袭了GB3323-87、JB1152-81等标准,本次送审稿如仍继续沿袭JB4730-94,就显得非常不妥,因为十几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制订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在编写标准的总体思路上务必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技术进步方面的问题 GB3323-87、JB1152-81等标准制订时所采用的一些概念、术语、数据、技术规定,在当时是先进的,而现在已经落后了。标准修改时必须及时吸纳新概念和先进科技。编写者必须掌握当前科技发展动态、最新信息和资料;必须仔细审核原标准,确定哪些是可保留的,哪些应作修改的,哪些必须扬弃的,哪些是需要增补的。 2.与国际接轨问题 GB3323-87、JB1152-81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制订的,当时标准不与国际接轨,有技术原因,更有政治原因。而在当前形势下,无论从政治上、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没有不接轨的理由。接轨有利于技术上交流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也有利于国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技术规范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大趋势,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事情。固守原标准,片面强调自成体系,既不合时宜,也缺少条件,因为国内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无法提供足够支撑,大量的技术内容和基础数据还是要引用国外的。 3.标准体系和技术路线选择问题 GB3323-87有一些中国的东西,同时大量采纳了德国、日本、美国标准内容, 而JB1152-81除国外内容外,国内技术内容稍多一些。JB4730-94脱胎于以上两个标准,因此可以说,JB4730-94无法划入任一国外标准体系。当前如果考虑与国际接轨,在标准体系和技术路线方面可选择的参考系有两个:欧洲和美国。是全面采用还是部分采用;是等同采用、等效采用还是引用部分条文;是采用欧洲还是美国标准;是以一家为主还是兼收并蓄,都是可讨论的。 四.射线检测篇中建议修改的重要内容 黑度规定 无论按技术发展现状还是参考欧美标准规定,黑度下限都应进一步上调 灵敏度规定 JB4730-94中有关双壁和多壁透照的透照厚度规定不合理,导致双壁和多壁透照的灵敏度偏低,与现行欧洲标准比低得太多(最大差别可达4根丝,扣除象质计位置和识别方法因素,差别也高达2根丝),应重新规定。 K值规定 近年来技术研究表明,透照角度不是裂纹检出最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射线检测中K值的重要性在下降。各国标准中或不考虑K值,或将K值放宽,而JB4730送审稿将K值进一步从严规定(将导致生产率下降,成本上升)是否有必要,是否有依据。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