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论文1.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生论文1

中 药 养 生 论 文 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 金彪 1003615010 四时养生 【摘要】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四时阴阳,以“顺适”为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相依为命,共同存在。人是万物之灵,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只有靠大自然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才能生存。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藏象论》亦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可见,人是离不开自然界的,离开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 当然,自然界也要有人类,没有人类的自然界,是没有生机、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所以老子《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样把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是宇宙的缩影,人身虽小,融合天地。《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地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神,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还有很多,总之,“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这些看起来,有些牵强附会,但实际上强调一个“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道理。强调了一个人与自然存在着一种“同构”的血缘关系。 既然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就应该首先掌握天地四时变化的规律,从而调和自身的生活起居,使自己能顺应、适应自然界,则自然界的一切都会转为维护生命、摄养身心的源泉,反之,不顺应或不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则必然会影响健康,甚至酿成疾病,危及生命。 所以,养生就是要使自己的活动主动顺应、适应自然,做到“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以保持“生气不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顺应自然的原则,主要是掌握大自然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适应性地调节人的摄生活动,诸如生活起居、形体劳逸、饮食情志、导引锻炼等方面,均应做到时顺地宜。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所谓“治”,就是治身养生。要治身养生:一是要顺应四时昼夜阴阳消长的特点,即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二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摄养方法。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的“西北之气散而发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下面重点从因时制宜、四时养生方面谈谈养生的方法: 春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的气候,和风拂面,杨柳垂金,生机盎然。所以人亦应该顺应春生之气,夜卧早起,散步于郊野,游春于户外,眺园林之春光,观山河之奇秀,纳六气之甘清,或作舞练剑,或行拳练功,或吐纳引导,或缓运四肢,都可舒调气机,畅运气血,开通毛窍,激发生机。当此之时,眼观旭日东升,耳听莺歌燕语,天地万物,欣欣向荣,自然使人心旷神怡,周身充满青春活力。这个时节,千万不要因“春困”而久卧,蜗居室内不见风日,那样会逆其春之生意,而患生郁疾,甚至会使肝伤,而体内阳气不得生发,至夏变为寒病。 中医认为,春季风气当令,但风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二张“脸谱“,既是绿叶的“信使”,也是落叶的“屠户”。正如贺知章的“咏柳”一诗中所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刀既可以剪出柳条细叶,同时也可能会剪却人们的健康。这是因为,在这个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所以民间有“春天气候是小孩儿的脸”,说变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