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滤膜苦咸水淡化过程中的应用于发展
1.苦咸水理化特征:
1.1 矿化度:地表水矿化度随水量大小而变,汛期水量大矿化度低;枯水期水量减小矿化度增大。塔里木河夏汛期矿化度580~670mg/l,春灌期则增加到3830~3860mg/l;同时也随河流流程的延长而增大,流经盐碱化地区时,河水在短流程内会形成高矿化度。地处黄土高原和沙漠地带的西北五省区因干旱少雨气候高寒,大都超过1000mg/l,甘肃中部祖历河流域平均矿化度超过7000mg/l,是全国之最。黄土丘陵区地下水矿化度与微地貌有关,凹地中心矿化度低,凹地边缘矿化度高。
地下水矿化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并有垂直分带现象,即由浅到深逐渐增大。陕西朝邑地下水深度由40米到69米到149米,矿化度则由1929mg/l到3739mg/l到16984mg/l;甘肃、宁夏境内地下水矿化度3000~5000mg/l较为常见。矿化度也随时间增长而逐年增高。
1.2 总硬度:构成总硬度的Ca2+、Mg2+,在天然水中的含量有一定比例关系,变化规律与矿化度相似,在低矿化水中[Ca2+]>[Mg2+],高矿化水中[Mg2+]>[Ca2+];Ca2+、Mg2+与HCO3-、CO32-、SO42-形成的盐类难溶于水。西北省区地表水总硬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但地下水总硬度却普遍超标,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陕西朝邑某井水深度由40米到69米到150米,总硬度则由223.7 mg/l到783.2 mg/l到3991.6 mg/l,有的超过4000 mg/l,成为极硬水。甘肃河西走廊东部及宁夏属第四纪黄土、戈壁地层,是全国最高硬度区。乌鲁木齐则是全国范围内总硬度升高较大的22座城市之一。总硬度逐年增高。
1.3 氟化物:高矿化地下水往往是高氟水,西北五省区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其含量变化有垂直分带现象,即随取水深度加深而增大。200~300米井水F-含量2~3mg/l者在陕西境内较为普遍,4~5mg/l较为常见,10~12mg/l者亦有,陕西定边某地井水氟含量高达32.5mg/l,甘肃地处富氟化学地理带,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较高;地方性氟病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较多。
1.4氯化物:Cl-是苦咸水的表征离子,含量高使水具有异味,Cl-化学性质稳定,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组成的盐类难容于水,不易被介质吸附。Cl-分布广泛、含量变化范围大,随地下水径流途径的加长而增加,并与总硬度的分布相一致。西北五省区天然水中Cl-含量普遍偏高,特别是甘肃河西走廊、宁夏、新疆、陕西朝邑等地,地下水氯化物高达4000 mg/l。
1.5 硫酸盐:SO42-也是苦咸水的表征离子,含量高使水具有苦味,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和碱土金属形成的盐类一般难溶于水,比Cl-较易形成化学沉淀,其含量因Ca2+而受限制。[SO42-]>[Ca2+]是苦咸水的特征之一。SO4的分布趋势与总硬度基本一致,西北五省区天然水中SO42-含量普遍较高,特别是宁夏、甘肃、青海大于1000 mg/l者较多,大于3000 mg/l者并不罕见。陕西朝邑某150m井水SO42-高达7205mg/l。
1.6 钠:天然水中Na+含量居阳离子首位,与Cl-同样是苦咸水的表征离子,其含量变化比Ca2+、 Mg2+大,其盐类易溶解,易和介质矿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交替而吸附于介质颗粒表面。西北省区地下水中Na+含量普遍大于300 mg/l。
1.7 六价铬:Cr6+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含量0.10~0.20 mg/l者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地下水中较多,高达1.00 mg/l者亦有。
1.8 PH值:西北五省区地下水因矿化度、总硬度偏高,CaCO3富集而成碱性和弱碱性,PH值普遍大于7,PH≥8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比较集中,PH≥9在陕西、新疆呈点状存在。
1.9 水化学类型:地表水中黄河水系多为Cl·SO4-Na型和SO4·Cl-Na型,并随河流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和矿化度、水污染程度同时呈明显的变化;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型和SO4·Cl-Ca·Na型者在宁夏、甘肃较为普遍,青海陕西亦有。地下水化学类型也随矿化度的增减及水污染程度而变化,陕西朝邑某井水矿化度由1929mg/l到3470mg/l,其水化学类型则由HCO3·Cl·SO4-Na型转变成Cl·SO4-Na型,水质逐渐恶化。西安地区地下水由 HCO3-Ca型转化为HCO3 –Na型,兰州地区地下水由HCO3-Ca·Mg型转化成HCO3·SO4-Ca·Mg型,硬度逐年升高。
1.10 水质评价:按照我国有关水质标准评价:西北五省区苦咸水多为总硬度、TDS、SO42-、Cl-、F-五项指标超过限量不宜应用的Ⅴ类水。部分苦咸水中Cr6+、As(总)含量超标。
2.苦咸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