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格雷格里·贝特森评述
刘 蒙 之 赵俊峰
(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格雷格里·贝特森被公认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在许多不同的学术领域,贝特森都做出了独特和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学术思想滋养了人类学、心理治疗、小群体互动社会学、动物学、传播研究、教育学、系统理论、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在传播学领域,贝特森也是许多学术问题的发现者和开创者,他对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双重束缚 、元传播、关系传播等理论和问题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贝特森的学术生涯发展历程和其在各个阶段的重要学术理论贡献,以全面地呈现其智识生涯的全貌。
关键词: 贝特森 传播研究 三论 生态学 元传播 双重束缚 精神
在传播学早期研究者当中,格雷格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绝对算是一个异类。贝特森1904年生于英格兰的格兰切斯特,父亲是著名的遗传学家威廉·贝特森。贝特森是许多学术问题的发现者和开创者,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双重束缚 、元传播、“生异之异”,关系传播理论、对称与补充等等不一而足。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它在新几内亚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他参加了建立了控制论的梅西会议,与维纳一道建立了控制论,但是他与计算机却保持一定的距离,他来去自如地出入许多不同的学科,生物学、语言学、方法论、精神治疗等等,他的一生大部分工作都涉及到四个学科,人类学、精神病学、传播学以及基于系统论和生态学的认识论的发明。这四个学科大致上与格雷戈里·贝特森一生中主要的学术经历相对应。可以说,他的每一次对一个学科的参与都会改变一个学科的面貌。
1925年,贝特森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自然史专业,1927到1929年在剑桥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其中于1928年贝特森在悉尼大学教授过一年的语言学,1930年,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在得到硕士学会以后,贝特森来到新几内亚研究两年,当时他选择研究的是塞皮克河流域雅特穆尔然而这段经历并不像贝特森所说的一无是处,一件对贝特森的人生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就是在那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一位重要人物——人类学家马格里特·米德。贝特森与米德与1936年春天在新加坡结婚,婚后贝特森和米德在1936到1939年这个期间回到了印度尼西亚,研究一个山区里的社群——巴厘人,他们花了3年时间在巴厘和新几内亚做研究。在那里,他们第一次利用电影和照相技术作为研究媒介和手段进行人类学研究,在他们的名著《巴人性格:摄影分析》Warren McCulloch)和朱利安·比洛奇( Julian Bigelow),这时他们才开始谈论一个在当时还很稚嫩如今广为接受的概念“反馈”(feedback),贝特森深深地感到他在1936年写作的后来被誉为人类学研究杰作的《纳文》,缺少的东西就是这种认识问题的视角。
系统论作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离不开二战期间贝塔朗菲、阿纳托尔·拉波波特肯尼思·博尔丁艾什比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贝特森以敏锐的洞察力提出,如果所获得的东西不能分辨出来,或者即使分辨出来了,却不会造成任何变化,他就断定这只是噪声。贝特森解释说,神经细胞只在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才向大脑报告。信息就是差异和不同。一只蜥蜴捕捉昆虫。蜥蜴的眼睛只把运动传送到大脑。如果树叶上的昆虫不动弹,那么蜥蜴很难看到昆虫。但是当昆虫开始运动,蜥蜴就能够很快伸出舌头逮住昆虫。这就是关键或者说重要的差异——差异生产信息。信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固守在某一个点上,信息永远都是一个“回路(circulation)”。在回路中,信息不断地进行互动和影响。贝特森关注的是在相异部分之间的信息互动。
1943年到1944年贝特森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由于哥伦比亚大学在战时和美国战略服务办公室(OSS)签订有服务协议,和战时的许多社会科学家一样,贝特森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员也加入了战时临时机构。从1944年到1947年,他主持了旨在削弱日本官方宣传的著名的“黑色宣传”(Black Propaganda)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贝特森一开始不愿意为军事或情报部门工作,甚至在考虑参加战略服务办公室(OSS)后,贝特森还是对在战争中人类学家把他的知识作为武器的行为感到一种伦理困扰。 “黑色宣传”这个词指的是个人或者群体假冒敌人进行宣传,用负面的虚假的信息混淆视听。贝特森通过跟踪日本的官方电台但是却夸大事实的方法进行虚假宣传为战争服务,效果证明这个项目在战争期间的确削弱了日本的宣传。在主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