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玉山教学笔记
思兮行兮
------我的语文教育手记
李玉山
作者简介:李玉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北师大天津附中。曾被评为全国中语会优秀研究员,获天津市第四届“双优课”一等奖。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天津师大学报》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另有学习指导文章100余篇、散文随笔近300篇发表,总计50万字。主编、参编学辅读物14本,有散文随笔集《静夜行吟》出版。
目 录
引 言:做一个思想着的行走者
第一章: 反思中的涅槃一、三教《拿来主义》 ----逐渐清晰的“语文教师”形象附1:我的“求甚解”五则二、一节不成功的“优秀课” ----我对语文教学的一孔之见附2:创优之忧三、课堂教学五思――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第二章: 慎思下的求索
一、听取“说”声一片
二、“泡”出铁观音的茶香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附3:《氓》课堂教学实录
附4:《金岳霖先生》课堂教学实录三、与烦琐哲学”拜拜 ----文言文的阅读与教学附5:我的“个性化”解读附6:《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四、芥末.盐.鸡精 -----“烹调”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附7:《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实录
五、“异口同声”与“自言自语” ----解冻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个性附8:关于话题作文的几个问题附9:“写出人物的个性”教学实录
六、“多元”下的“多元”问题----揭掉“另类”标签附10:指向性.具体化.层次感----议论文写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七、枯砚一涸几春秋----教师“下水”新说附11:我的“下水作文”
八、两份儿“作业清单”----拓展“第二课堂”与“第三学期”的空间
第三章:考试与复习----不能不思的问题一、考试:“似我”与“学我”——兼谈语文教师的“应试”能力二、“森林”与“煤块”----应试“复习”的“效能”
第四章:亦思亦行向至境----让你的教学个性飞扬
后 记:
第一章 反思中的涅槃
我这个人很笨,先天的“营养不良”加上后天的乏于勤奋,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窒息着语文的“灵性”。在那段时间里,我感觉不到为人之师的快乐,感觉不到讲台上耕耘的喜悦,我甚至曾悲观地想,是不是我天生就不是个做老师的料儿?
但另一个声音却时刻提醒着我:你怕了吗?你认输了?你难道就甘于眼前的困窘?人生没有回头路,鲜花永远不属于败逃者,“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摆脱尴尬境地,惟一的途径是提升自己;让语文课洋溢“灵性”,教师首先要有“灵性”。
语文教师的“灵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他应该是一个独立行走者。
语文教师的“教学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即由最初的“教参阶段”,到而后的“独立阶段”到最后的“创造阶段”。后两个阶段其实就是教师自身语文专业水平足以扔掉拐杖健步行走的阶段,从“备课”的层面讲,是具备了“过程性探究”能力的阶段。我的“三教《拿来主义》”的轨迹其实是很多同行“教学成熟”过程的一个缩影。但是如果不能克服与生俱来的惰性,不能强化头脑中事业的因子,如果总是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寻各种各样堂而皇之的“客观原因”,我想,终其一生可能也到达不了后两个阶段。
2. 他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教师是凡人,自然免不了凡人的功利之心。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对功利的追求不能违背最起码的教育规律,这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职业良知”。上公开课,精心准备乃情理之中,但若事先“排练”演化为“演课”,即便获得了好的名次,恐怕于心也未必坦然吧。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是祛除头脑中世俗功利因子的良药。遗憾的是,我这番话只能作为对自己“功利”行为的反省之语,但愿我的那节“不成功的‘优秀课’”能给各位同行一个有益的启示。
3. 他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我所言之思想,指的是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理解。“教育即人学”,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演独角戏的舞台。教学内容的处理、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讨论的时机等等,里面的学问复杂着呢。《课堂教五思》可以算作我“思想”的冰山一角吧。
我很清楚,我和“灵性”之间还不能划等号。但人不能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虽不能至,然心向往焉”应该成为每个教育者的事业准则,有这这份虔诚,加上脚踏实地行走,我想,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教师就不会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清晰可见的存在。
第一次,我做了一盘“冷切肉”,学生没胃口;第二次,上了个拼盘,学生多少有了点新鲜感;第三次,上了道“特色菜”,自我感觉“味道好极了”。从“打下手”到一个合格的“厨师”,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一:三教《拿来主义》
------逐渐清晰的“语文教师”形象
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很多“民办”老师。校领导分配工作,数学、物理、化学等“主科”一般是由上学时表现较好、成绩较佳的“民办”来担任;那些成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