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琼客家史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渡琼客家史概述

海南史志,1992(1),海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渡琼客家史概述 钟守甫 梁春田 客家渡琼源远流长。在经历了漫长的艰苦创业后,渡琼客家人终于在琼岛的西南山区(儋县、临高、澄迈、琼中、白沙五县交界地)落地生根,安居乐业。客家话也成为当今海南语言交流的主要方言之一。渡琼客家人能发到展兴盛的今天,全靠自强不息奋斗得来的。客家人的勤俭创业、刻苦耐劳的精神,可歌可泣,令人称道。遗憾的是,客家渡琼的光辉历史却鲜为人知。为此,作为客家人的后裔,我们感到很有必要去探讨、挖掘、整理客家渡琼的历史,以发扬光大客家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为开发设建海南,造福桑梓而添砖加瓦。 (一) 客家渡琼,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一九”就开始了。据明万历《儋州志》载:“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经商。“高化”指的是广东的高州、化州。可以肯定,明万年间来自高州、化州的那些“牛客”,就是早期的渡琼客家先民,而且这些客家先民是以牛商贩子的身份出现在志书中的,并以那大地区为居住点。有关“那大”这个地名的由来,也反应了客家人由客反主的演变历程。在《儋县概况》(钟平编著,一九八九年北京海洋出版社)一书中说:“那大镇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设那大营。原有两个村序:一个叫那恁村(讲临高话),一个叫大同村(一说南大村,讲客家话),后来两村各取一个字合为那大”。先有客家大同村,后才建那大营,由此可知,客家渡琼群居在那大地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二) 在风风雨雨的四百余年间,客家渡琼曾经出现过四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起于鸦片战争以后,终至太平天国革命前夕。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迫清政府开放广东沿海口岸,而导致在广东的台山、开平、新会、新宁等地的客家人口激增,势力的扩展,逐渐形成“土客相争”,“仇客分声”的局势。在此种局势的威迫下,该地区的客家人为了谋求出路,南迂渡琼,来到崖县、定安和儋县的沙帽岭(又名沙坡岭)山麓等地开山种田,后人就把这批客家人称为“老客”。嗣后,到了同治三年间,因广东西路事件(赤溪事件)及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影响,为了避“世乱”及“逐客”的相逼,客家人又第一次大规模地渡海来琼,分别住于儋县、定安、崖县、澄迈、临高、万宁、陵水、琼中等八县的山区,前前后后一共有一万人左右,这也是后人所称的“新客”。这些“老客”、“新客”就是当今渡琼客家人的开山始祖。 客家渡琼的第三次高潮在三十年代之初。三十年代初期,大陆军阀混战不迭,各称霸一方。一些民族资本家和华侨实业家急于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实业。 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因物阜土沃,又比南洋路近一程,正好成为这些实业家所寻求的“海外桃源”。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分别从南洋、广东梅兴地区漂流渡琼,在儋县那大、琼中县三脚岭等地,投资经营矿、植(橡胶)业。兴办万发、侨兴、联昌、松涛等公司,创建海南客家街——那大梅兴街和松涛爪哇街,这次客家渡琼,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来客多为殷富商聚巨子,资本雄厚,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建人,后因风云变幻,这批客家人也相继转移到南洋去了。 第四次高潮是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八年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接着人民解放军马不停蹄地南下海南岛。这时识时务的人都会一目了然;海南一解放,建设就要开始,必然需要大批人才。三四十年代,梅县是广东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人多地少,人才济济,社会竟争激烈异常,一些识时务又不甘心落伍者,总想方设法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当时适逢政府大张旗鼓地征召人才随军南下,开发建设海南,这对于那“无用武之地”的梅县客家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大批客家人就从梅兴地区随军南下琼州参加土改队和垦荒队,进住到海南各县镇乡对,各热作垦植场,成为五十年代初,巩固海南,建设海南的主力军之一。这批客家人,文化素质较高,人数达三四万之众,相对集中在文教卫生战线,对发展建设海南的文教卫生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跃进”年代,由于当时政策上的失误和巧遇历史罕见的三年旱灾,一大批饥肠辘辘的客家人,分别从印尼、广西的博白、玉林、陆川,以及广东的惠阳、五华、兴宁、揭西等地,牵男携女、成群结队到海南“找老乡”。印尼那些客家人,因是难侨,得天独厚进了兴隆农场(客家话国营农场),其他的基本上是化整为零,“打游击”去了。运气好的,可以进到农垦国营农场;次之,就是公社、大队、生产队“农场”这批客家人是当今一些社队企业的创建者,人口达六七万。他们文化素质不高,但应变能力强。当年他们为了谋生,阉鸡、补锅、杀猪、剃头、担柴卖木,无所不干。特别是加工副食品,更是他们的拿手戏。一九六二年开放自由市场时,他们重操旧业,经营、开办糖糕饼干制品厂等,薄利多销,最终占领广大市场,搞活了那大地区的经济,促进了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