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红和黑》中于连对青年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红与黑》中于连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姓 名: 温文珊
学 号 : 0905030095
指导教师: 胡 琳 讲师
完成日期: 2010-06-21
浅论《红与黑》中于连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温文珊
摘要:《红与黑》(1830)是司汤达的代表作,它最初的书名叫《于连》。作者是通过描述于连,一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朝气蓬勃的青年的代表,如何通过他自身的努力和野心而走向法国上流社会但最终失败的经历,在当今这个生活依旧残酷、物欲依旧横流的社会中影响着当代青年,告诫青年要在追求生命意义与梦想之时谨记要保持内心的纯净。
关键词:《红与黑》;司汤达; 于连; 青年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或许《红与黑》正如其副标题“1830年纪事”所表示的,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统治者剧烈交替的变动年代中,一位下层平民青年于连·索黑尔野心膨胀与破灭的悲剧,着重描写了他从18岁到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开始,到23岁因枪伤市长夫人而被送上断头台为止短短5年间的生活历程。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位在作者笔下充满着矛盾与野心的青年形象,他为了获得权力与地位而满足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他不惜把自己的爱情当作人生的筹码;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和达到拿破仑式的英雄之路,他在“红”与“黑”的道路中努力游走,以求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让自己平步青云。虽然在他朝德瑞那夫人开枪的那一刹那让他的美梦破灭而最终走向失败,但在时隔《红与黑》发表将近200年的今天,仍旧对当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说起于连这一青年形象的特征描写,我认为我们应首先了解一下作者司汤达本人的一些性格特点。作为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描写,而且笔下的一些年轻人形象都有一些相似的性格特征,这其实与他本人的性格是有密切的联系:
(1)他精力过人,具有坚毅的独立精神,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早年的司汤达把勇敢的行动和热烈的爱情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一个人为了忠于某种事业或某个人而甘冒生命危险的激情,由幸福的恋爱引起灵魂深处的战栗,在我看来都是人生的崇高时刻。”他本人曾经追随过拿破仑的军队四处征战,对于拿破仑的狂热的英雄式崇拜以及对于青年要应像拿破仑一样通过自身努力最终从平民变成将军的梦想在于连身上都有深刻的体现。虽然于连企图通过走“红”的道路来建功立业、平步青云的梦想在波旁王朝复辟下是不能实现了,但是在于连口中又出现了“我为什么不能像西克斯特五世那样当教皇呢?他也放过猪呀。”这样的话语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于连对于等级制度的一种不满与抗争,他又转而幻想通过走“黑”的道路成为一位主教来实现他的人生目标。在我看来,正是于连这种具有坚毅的独立精神,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也许正是司汤达本人的一种真实反映。而书中对于于连和德瑞那夫人与他和玛蒂尔德小姐之间的两段爱情也是描写的十分出色,尤其是他与德瑞那夫人之间的爱,在最后德瑞那夫人不顾一切的去狱中探望于连,而于连也匍匐在德瑞那夫人面前对她极尽温柔,最后互相倾吐对方的爱恋而毅然走向生命的终点的一种对爱情的信仰,也可以看出司汤达对于青年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2)双重人格。由于非常害怕上当受骗,现实中的司汤达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爱好自然而然和坦率无隐,另一方面又深谋远虑,耍尽花招;既诚实又醉心于弄虚作假,痛恨虚伪又缺乏坦率正直。这一点,我觉得他与于连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于连心中时刻牢记着自己与上层社会之间的地位、阶级、思想观念的不同,所以在他牵起德瑞那夫人的手却被她松开的一刹那,他强烈的自尊与自卑表露无疑,甚至在他赢得德瑞那夫人的爱情时他的仇恨心理与反抗心理也没有停止过。但在另一方面,于连他为了赢得木尔侯爵的赏识,他参加保皇党的秘密会议,为保皇党送信,这也表现他虚伪、野心的一面。于连追求真理,但是现实所迫他又要为统治阶级服务,他心中正直坦率,但又虚伪的戴上面具游走在贵族聚会之间,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双重人格,才能更好的突出一种人性与现实社会的冲突,更好的体现现实社会对青年的影响,体现出在利欲熏心的社会面前,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强的心灵,高尚的情感,不要被功名利禄冲昏头脑,才能在社会处于不败之地。
(3)勤奋、自信的品格。也许司汤达本人的一句“我将会做一个在1935年为人阅读的作家”正是他自我价值的标准。而在《红与黑》中,于连他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精通拉丁文,甚至能将拉丁语《圣经》倒背如流并且因此他也获得了在德瑞那市长家担任家庭教师的机会;在贝尚松神学院学习时凭借他那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学习他当上了新旧约全书课程的辅导教师;在木尔侯爵家担任私人秘书时,他凭借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出席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