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镇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差序格局和其运作逻辑.docVIP

乡镇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差序格局和其运作逻辑.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镇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差序格局和其运作逻辑

乡镇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差序格局”及其运作逻辑 2013年05月28日 11:16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6期 作者:刘晓峰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乡村政治场域的资源配置有其独特性,从方式上而言,很多资源的配置既不通过价格也不通过权力运作,而是通过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的交换来实现。处于乡土社会中的乡镇干部,依然遵循了上述资源配置逻辑,通过运作“关系”获取利益,并形成类似费孝通式的“差序格局”,其运作逻辑在乡镇干部的寻求庇护行为、选择性行政以及“拉关系”争资跑项行为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关 键 词】乡镇政府 资源配置 差序格局   【作者简介】刘晓峰(1981- ),山东济宁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基层政府、组织行为研究,安徽 芜湖 241003   社会治理说到底是资源配置问题,也即资源的分配结构和方式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政治场域中,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在资源配置结构上是失衡的,主要表现在财政资源具有向上集中的倾向,而更多的事务责任则下压给下一级政府,造成基层政府资源匮乏;其次,在配置方式上也展现出其独特的一面,资源的流动既不通过价格也不通过权力运作来实现,而是通过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的交换来实现,呈现出一种非制度化的色彩。   本文侧重探讨乡镇政府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差序格局”在乡镇政府中的变异,并结合笔者在北方荃镇政府所做的一项田野调研,探索乡镇干部是如何利用“差序格局”获取利益的。   一、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权力与社会网络   按照波兰尼的观点,人类社会大致有三种生产方式:市场、再分配以及互惠。[1]那么在这个框架之内,我们可以对应地找到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配置方式、权力配置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网络配置方式。笔者将在简单地介绍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下乡村社会场域中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   众所周知,市场配置方式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遵循市场规则之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这种方式,他认为市场中的个体在自利心的驱使下,会追逐个人利益,客观上自然会增进整个社会福利,而作为强制权力代表的政府则应当退出经济生活,把“管的最少”的政府视为好政府,政府的角色应当定位于“守夜人”。在斯密之后,数代经济学家围绕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展开了激烈争论,逐渐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自由市场派观点,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让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第二种观点强调政府干预,用权力平衡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配置缺陷。尽管两者争论不休,但两者都主张以市场作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市场这一问题。   以国家“权力”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模式在当代民主国家中并不流行,在这种模式下,国家资源主要由一国国家权力来掌握,这是权力配置方式的一种极端表现,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便是这种方式的突出代表。在计划经济时期,乡土社会的资源即是完全由“国家权力”来配置的。正如撒列尼所指出的那样,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下,缘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意识形态的追求,自上而下来自中央控制机构的指令或命令,取代了市场机制、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机制,成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机制。在这样的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的资源市场都不存在,所有的剩余资源都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集中起来进行资源配置。[2]63-87这样,一方面,国家几乎直接占有了全部重要的社会资源或财产,几乎不存在自由流动的资源;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其行政管理机构对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几乎控制着全部社会机会,任何个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需求的实现都依赖于国家,从而在国家面前都丧失了独立存在的权利。   社会关系网络作为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在最近几年才受到普遍关注,并形成了不少有影响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整个社会是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一个大系统,这些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向个体施加着外在的影响,个体作为一个“自由”主体可以运用其社会网中的社会关系来实现各种工具性目标,比如获得职位、地位升迁等。社会网络就像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特定的情境中配置各种资源。对此,卡尔·波兰尼用“嵌入性”来解释经济行为与社会关系,[3]格兰诺维特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弱嵌入”的概念,指出个体互动行为是构成网络的基础。同时,他还提出了“弱关系力量假设”,“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利于人们对资源的获得等观点,[4]而边燕杰则提出中国场景下的“强关系力量之说”[5]。   可见,资源配置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市场配置,也即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市场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或者说如何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数代经济学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二是权力的配置方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