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土壤地理实习报告一、庐山基本情况介绍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8米,属中山类型。1.1庐山地质概况1.1.1庐山的地层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蜂、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上、中、下三部,各部岩性及其分布如附表2.1所示。1.1.2 庐山的地质构造(下见附图2.1,附图-2.2) 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二列,排列由北向南是: (A)大马颈一虎背岭背斜; (B)牯岭向斜;(c)大月山背斜; (D)三叠泉向斜。不i各背f条1或向斜均作 NE走向,它们奠定了庐山的地质基础。主要断层有二组,其中一组 NE走向的有:①蓮花洞正断层;②好汉坡正断层;③大月山正断层;④庐山垄正断层;⑤红石崖逆断层;⑥温泉正断层。另一组NW走向的有:⑦息肩亭逆断层;⑧九奇峰逆断层;⑨仰天坪正断层。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1.1.3庐山地质发育史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较稳定,其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发育过程可分4个阶段(下见附图2 .3) :l .地台褶皱基底发育阶段在前震旦纪(An)时,即距今10亿年前,庐山地区已经下沉,成为滨海及浅海( 200m)环境,沉积了厚约3000m以上的碎屑岩(见上述)。 An末期的吕梁运动,使 An地层发生褶皱、变质和流纹岩喷出,构成了该区的褶皱基底。II.地台盖层沉积阶段由震旦纪(z)一二叠纪(P) ,地売仍然下沉,海水有时加深,故沉积层中除了碎屑岩外还有白云岩和石灰岩岩层,共厚约5000m,成为地台的盖层。在此期间,曾经有过二次短暂升起,即晚奥陶纪及志留纪末一中泥盆纪,后者是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所致。III.地売上升和褶皱断裂阶段 .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 J)一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裂升起,但其四周在晩自白垩纪(K2 )时下降,发生过陆相沉积。第三纪(R)喜马拉雅运动时,庐山地区再次全面上升(因而缺失第三纪地层)。IV.地壳急剧上升成山阶段自中更新( Q2 )至现在庐山的新构造运动十分明显,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了目前断块山的形态。上升证据: (1)从网纹红土的分布高度上看:目前庐山的红土发育高度在海拔300m左右,但古红土(中更新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800~ 1200m,上升幅度为500~ 900m。说明高800m以上的 Q2红土沉积之后随地壳上升而成。(2) 分布在1l0om左右的古河谷(宽谷)和古谷中沉积的中更新统红土层,仍然得到良好的保存,说明上升的时间不长。(3) 由断裂上升而成的层崖仍然很明显,高度大(1000m以上) ,未遭强烈破坏,只有少数河流切过断层崖伸入山内而形成峡谷和深沟。说明断层崖的生成时代比较新近。(4) 山麓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它与该山快速上升以及高差大有关。1.2庐山的地貌庐山是由北东一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形成的断块中山( 1ooom)。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河谷地貌特殊。此外,还有尚在争议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1.构造地貌庐山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管主要有5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七里冲、大校场一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 ,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一南西走向(见附图2 .4) 。褶皱构造主要地貌如下:(1 ) 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高1358m。(2)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问,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一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m。(4)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630-50动臂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4 T600-32U起重性能提升60m臂长(25m@25t).pdf VIP
- T8030-25U 国内标准版说明书-附着高度345m-(2017.10.9).pdf VIP
- XGT1750-80S塔吊说明书安装手册.pdf VIP
- 考试考场座位号模板(可打印).pdf VIP
- 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实例及实践中创新方法的应用.pdf VIP
- 院感管理制度(3篇).docx
- 计算机网络第8版课件-第8章-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服务.pptx VIP
-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分数单元测验 .docx VIP
- 2024年产品开发合作框架协议.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