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6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0616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课 程 数字逻辑电路 学 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〇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2. 课程设计目的 3. 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1) 设计内容:多功能数字钟 1)准确计时: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2)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3)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4)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进行蜂鸣报时; 5)定点报时功能:可以随意设置闹铃时间。 (2 ) 设计技术指标 小时的计时要求为:“12翻1”或者“24翻1”; 分的计时要求为:60进位; 秒的计时要求为:2~59进位不等; 秒的设定是:1Hz (3 ) 设计要求: 1)确定多功能数字钟电路组成框图; 2)分别设计出振荡器、分频器、秒计数器、分计数器、时计数器、校时单元电路,画出数字钟系统的整机逻辑电路图; 3)合理布局,分级装调,电路调试。 (4)查阅5~10篇相关文献资料,论述国内外数字计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最新技术。 (5)运用所学课程知识,提出数字钟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确定技术方案。同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市场竞争力分析。 (6)选择使用恰当的现代工程工具,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7)结果分析,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8)根据以上内容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4. 课程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要求1组1题,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按照排版格式完成并打印装订,没有课程设计说明书将不予答辩、无成绩。 (3)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无故不参加答辩,课程设计无成绩。 5. 考核方式及成绩 (2)成绩组成 序号 成 绩 组 成 比例 1 平时成绩 % 2 实验成绩 40%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30% 答辩成绩 20% 总计 100%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建议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目录 2、绪论 论述国内外数字计时系统的现状、发展,以及最新技术。 3、方案设计 运用所学课程知识,提出数字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介绍系统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各功能块的划分与组成,全面介绍总体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同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市场竞争力分析。 4、?单元电路设计、分析与仿真 详细介绍各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仿真,并介绍有关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等。 5、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介绍电路安装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给出现象记录、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及效果,详细介绍电路的性能指标或功能的测试方法、步骤、仪器设备、记录的图表和数据。(放上搭建电路的实物照片)。 6、总结 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撰写设计心得和建议。 7、参考文献 列出5~10篇查阅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可在网上搜索 8、附录(可选) 元器件明细表(主要用于列出本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全部元器件),附图要求用A4纸画出电路原理图,并打印仿真电路图(接线图),附于设计报告中。 以上内容也可以拆开分布在正文的其他章节中。 二、文献查阅方法 1、从校园网访问/, 点击‘CNKI中国知网 网络版’进行文献搜索 2、从百度文库搜索 3、英文文献检索可以访问 / 三、设计报告要提交要求 电子档和打印纸质档。 其中:1)电子档以 “学号-姓名” 命名。 2)纸质档一定要完整装订,封面要胶装。 四、装订顺序 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审表。 其中:任务书中的技术指标部分按照实验室老师给定的要求来修改。 答辩亊宜,等待下一步通知。 课程设计评审表 成绩类别(百分制) 成绩评定 I平时成绩 II实验成绩 III课程设计报告成绩 IV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Ⅰ×10%+Ⅱ×40% +Ⅲ×30%+IV×20% 评定等级 注:各栏目满分100分,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和答辩组分别给分(以百分记),最后按“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评定等级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湖北工业大学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