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方法论) 1、父母要会爱孩子 2、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3、开启孩子的多元智能 4、给予孩子学习方法 * 1、父母要会爱孩子 (1)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 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 1、父母要会爱孩子 (3)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 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4)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 1、父母要会爱孩子 (5)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 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于是他下次会照样去做的。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6)设法提高孩子成绩。 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拼爹”的年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拼”的不再是父母的官职多高,拥有多少财富,“拼”的是父母有没有新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拼”的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行动谁早落实,方法谁更科学有效,孩子有了学习兴趣。你今天做到了,做好了,你就赢得了未来;你家庭的幸福指数就有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成才就不会有问题。 切记: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 * 2、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阶段 年龄 特征 第一 阶段 感知运动 阶段 0-2岁 此时的孩子依靠感觉(视觉、听觉等)、动作(触摸等)来获取感受,认知世界。 第二 阶段 前运算阶段 2-7岁 此时孩子开始学会利用语言和符号认识了解世界,内化能力强 第三 阶段 具体运算 阶段 7-11岁 此时的孩子已经能通过具体事物的操作来协助自我的思考了。 第四 阶段 形式运算 阶段 11岁后 此时起,孩子开始发展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当然认知的发展并没有到形式运算阶段就结束,还有成人的辩证思维发展。 * 3、开启孩子的多元智能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专家加德那先生的研究,人有八种智能: 第一种:语言智能; 第二种:逻辑数学智能; 第三种:空间智能; 第四种:肢体动作智能; 第五种:音乐智能; 第六种:自然观察智能; 第七种:人际智能; 第八种:内省智能。 * 少年派的学科学能课程,正是针对这八大智能进行系统科学的强化提升。语文学能课、数学学能课和英语学能课的训练及学习,针对的正是孩子的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课程穿插的团队活动及系统的表达训练,则培养孩子的观察、人际、运动和自我思考的内省能力。 * 知识传递 知识接收 整合加工 知识输出 学科知识 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应试技巧 外因 内因 外因 学习成绩提升 4、给予孩子学习方法 * 4、给予孩子学习方法 七力五法提升五力:专注力、记忆力、阅读力、理解力、思维力、表达力、创新力 掌握五法:快速阅读法、巧记单词法、心像记忆法、脑图像记忆、绘画故事。 (现场体验协调操、圆周率、全速记忆背词组等等......) 谢谢聆听 · Thanks! 第一个极端是过度的挫折让孩子“缺爱”——药家鑫案例。 想要孩子好,老说孩子不行!想要孩子聪明,老骂孩子笨蛋!想要孩子动作快,老批评孩子动作慢!“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普遍现象!指责、比较甚至打骂成了孩子们必须要吃的“家常便饭”!唠叨、抱怨和负面情绪,让爱远离了孩子,成为了令孩子痛苦和自卑的心灵毒药!恨的能量传递是比爱的能量传递的50倍。 第二个极端是过分的物质满足和心灵呵护让孩子“溺爱”——赴日留学生汪某弑母案例。 好多孩子习惯于被爱,不懂施爱!一些孩子只喜欢表扬和赏识,经受不住批评和挫折,心灵脆弱到很轻易就抑郁、动不动就崩溃!不少孩子吃不得苦,耐不得累,严重的甚至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第三个极端是重分数而轻能力——马加爵案例。 父母只管眼前分数高不高,不管决定孩子前途的能力行不行!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培养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