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体生命的朴素歌唱 诗 经 《诗经》的名称 “献诗说” “删诗说” 《诗经》的分类 风、雅、颂的划分是由于音乐的不同。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左·成公九年》范文子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正好说明了风的含义。它们产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黄河流域。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 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之一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朱熹《诗集传》卷一)。 要点有二①铺陈:叙事和描写。②直言:直接抒情表意。 赋即直接叙事、抒情、写景、达意。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朱熹《诗集传》卷一)。 类似于修辞学意义上的比,但不等同,运用更广泛。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诗集传》卷一)。 兴有发端与起情两个意思。 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 、烘托环境,创造气氛的 。也有与下文内容无关联的 。 《诗经》的重新分类: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古乐的失传,《诗经》的分类标准也由音乐变为内容。故此,我们将《诗经》分为六大类: 1)周民族史诗 2)农事诗 3)燕飨诗 4)怨刺诗 5)战争徭役诗 6)婚姻爱情诗 周民族史诗: 《诗经》有五篇被视为周民族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 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农事诗 《诗经》中描述农业生产生活的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 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七月》等 燕飨诗 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为礼仪诗或宴饮诗。 如《鹿鸣》、《伐木》、 《宾之初筵》等。 鹿 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 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 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 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 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怨刺诗 此类作品遍布于二《雅》和《国风》。二《雅》对现实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朝政方面。诗人为国事而忧愤,对当权者提出激切的劝谏。 《国风》的作者生活地位较低,其中的怨刺诗也更能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如《正月》、《十月之交》、《硕鼠》等。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战争徭役诗 战争与徭役在周朝都被称作“王事”,是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二者作为周代社会历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诗经》中亦有反映。而且,这些作品在情感上大多表现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浓郁的感伤情绪和恋亲意识,这正是周民族重农尊亲的文化心理特点的反映。二者颇为接近。如《秦风 无衣》《卫风 伯兮》《王风 君子于役》等。 《卫风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