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4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主旨内容的评价 2.思想感情的评价 3.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 * * 第4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体验与探究 真1.(2009·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抒发了三种感情:①对家乡故园的亲人的思念,②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③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 2.(2010·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审题提示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真乐”一词,见于《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晋张湛注:“都无所乐,都无所知,则能乐天下之乐,知天下之知,而我无心者也。”“无心”是指毫无机心。诗人自问无论出处,皆以道为准,未尝杂有机心,故能得“真乐”,即使听到“悲虫”之音亦感到愉悦。 答案 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考点研读 1.考点要求 考纲要求 考查角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情感 2.解读考点 本考点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 主旨内容包括意义的表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 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情感倾向评价,要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分析评价时要针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现状和作者当时的思想认知范围,客观公平、实事求是,既不能过分地贬低,也不能拔高。 3.命题规律 (1)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鉴赏能力。 (2)单项提问——仅就一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简要分析。 (3)与评论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知识与题型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第一组(按诗体分类) (1)咏史诗 思想情感 示例 ①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 ②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 (2)边塞诗 思想情感 示例 ①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 ②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 (3)山水田园诗 思想情感 示例 ①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 ②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4)离别诗 思想情感 示例 ①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②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④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 (1)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