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过关测试题(带答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过关测试题(带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过关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带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将1――7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边相应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朦胧(móng) 冗长(ráng) 乐以教和(hé) B.撰文(zhuàn) 瑟缩(sè) 苦心孤诣(yì) C.点缀(zhuì) 勉强(qiǎng) 言简意赅(hè) D.堕落(zhuì) 宽恕(sù) 乳臭未干(xi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消谴 人情事故 心血来潮 B.寂寥 萍水相逢 微不足到 C.滑稽 指高气扬 煞费苦心 D.诽谤 俗不可耐 怨天尤人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不能自已(停止) 望洋兴叹(发出) B.趋之如归(小步急走) 若有所失(好象) C.煞费苦心(极、很) 怒发冲冠(帽子) D戏谑(戏弄) 猝不及防(突然) 4.下列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著名主持人说起话来总是绘声绘色、盛气凌人。 B.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C.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D.经过大家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封神榜》是明代许仲琳著的。 B.读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后,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C.长篇小说《茶花女》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小仲马。 D.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蒲松龄。 6.选出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柳州风骨,长吉清才”这个句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C.“若没有胡琴的缘故,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钢琴笨重如棺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就不明白?” B.午休时你想看会电视,妈妈不肯,你说:“妈妈,我学了一上午了,让我放松放松,好吗?” C.妈妈精心做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你说:“妈妈!快放远点,我不想吃。”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8.请搜集两条关于书籍的格言,用正楷字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4分) A. B.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问题(22分)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了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9.第段中加点的“惊异”和“悲哀”分别指代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客观的风筝在“我”看来是“憔悴”、“可怜”的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段刻画小弟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 “惊呼”“跳跃”等词?表现了小兄弟怎样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请描述一下小兄弟此时的内心活动。(2分) 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