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5节古书中的用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第5节古书中的用字”

本节介绍 1、字的分化(即古今字) 2、字的借用(即通假字) 3、一字多音(即变读字) 4、一字多体(即异体字) 等几种用字问题。 一、古今字 (一)含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二)代表人物 最早:东汉 郑玄 而后:清代 段玉裁 王筠(现一般采用其“分别字之说”) 段玉裁的説法 凡讀經傳,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 ——《説文解字注·言部》 (三)类型 古今字之间的意义关系 1、有意义联系的古今字 2、没有意义联系的古今字 (四)从今字的造字方式看 (一)为今字另造新字 (二)假借另一现成的字表示今字 1、为今字造新字 (1)为本义造新字 A、古字为引申义所用 如:止(本义:脚趾;引申义:停止)——趾 B、古字为假借义所用 如:它——蛇 (2)为引申义造新字 古字仍为本义用 田(本义农田)(引申为——动词种田) 取——娶 解——懈 (3)为假借义造新字 古字仍为本义用 如:平(本义:平坦)(假借为:评议)——评 (4)古义包含正反二义,古字继承其中一义,为另一意义造新字 如:祝(祝愿;诅咒)——咒 受(接受;授予)——授 2、借用另一现成的字表示今字 假借造字法造字 1、今字是古字的本义 如:何——荷 能——熊 2、今字是古字的引申义 如:閒(jian)_——(閑) 3、今字是古字的假借义 如:女(战国前,表第二人称)——汝(战国后,“汝”表第二人称) (五)今字産生的方式 (1)以古字爲基礎,增加有表意作用的形符 第一,分化字表示本義。 它→蛇 孚→孵 韋→圍 莫→暮 暴→曝 然→燃 止→趾 州→洲 北→背 益→溢 原→源 縣→懸 正→征 禽→擒 丞→拯 云—雲 其—箕 草—皁 爰—援 或—國 居—踞 匡—筐 孰—熟 哥—歌 柬—揀 第二,分化字表示引申義。 取→娶 解→懈 秉→棅 景→影 府—腑 奉→俸 竟→境 反→返 坐→座 慈→礠(磁) (3)改換古字的形符 説—悦 赴—訃 錯—措 徇—殉 振—賑 唱—倡 斂—殮 徹—轍 隔—膈 張—脹 (4)改換古字的聲符 邪—耶 譙—誚 蕃—藩 撝—揮 憯—慘 圜—圓 (5)完全改換字形 戰—顫 伯—霸 鄦—許 要—邀 身—娠 (6)對古字略有增損 陳—陣 大—太 不—丕 母—毋 (六)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有的是古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新 字。 如:队-坠 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 字。 如:“州”-九州,州郡, “洲” 。 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 字。 如“取”---娶妻 “娶” 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 字。 如“辟”--避开, “避” 写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今字 (1)其北陵,文王之辟风雨也。(《觳之战》) (2)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礼记·中庸》)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5)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6)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灵公不君》) (7)神故冯依,将在德矣。(《宫之奇谏假道》)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 “女”(rǔ) 通“汝” 《〈论语〉十则》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4、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5、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6、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7、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一)含义 用字的假借 古音通假 本有其字 古人的错字 临时借用 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二)分类 1、借字与本字通用 2、先行借字与后起借字通用 3、后起借字取代先行本字 4、本义用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