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空间的“永恒”与“变迁”——论王鲁彦的离乡与精神返乡.pdf
2014 年4 月 学术交流 Apr. , 2014
总第 241 期第4 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41 No.4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乡二七空间的永恒与变迁
-一一论王鲁彦的离乡与精神返乡
谢秀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1∞)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乡土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迁,与之相关的是一
系列人心、情感、观念、命运的变化。侨居都市的乡土书写者,毅然决然地离乡却又无法抵抗思乡
的诱惑,他们依据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立场去想象乡土世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20 世纪二三十
年代乡土的文学表达。现代乡土作家王鲁彦的独特之处便是把乡土变迁中的崭新的忧虑呈现
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王鲁彦;乡土空间;归乡模式
[中固分类号]口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284(2014)04 -0170 -05
20 世纪初,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原有社会结构的乡土性开始松动。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扩大
的经济、文化落差,不仅打乱了几千年来农耕社会的固有节奏,也破坏了曾属于乡土社会的富足与安稳。
大批青年穿梭其间,感受着田园牧歌消失的痛楚。广袤乡村的士性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1] ,进
人城市意味着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颠覆。所以,从乡村逃离至城市,个体所经历
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转换,更是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的剧烈碰撞与艰难选择。
颠沛流离的羁旅生涯
城市是一个流散地,与乡土社会的封闭恰好相反。 20 世纪20 年代,文坛享有声誉的现代乡土作家
大体经历了由乡土进入城市的生活轨迹。当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离乡,带着满腔的热忱踏上通往城
市的荆棘路。多年后,热情散尽,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故乡已物是人非,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
停在原地点[m ,留下了无限的惆怅与唏嘘,只好再次选择离开,集体演绎了归乡模式的现实版本。
被鲁迅亲切称呼为吾家彦弟的王鲁彦,从 18 岁起就踏人了紧张的生活战场,紊乱、匆忙、忧郁、失
望,今天管不着明天,没有一种安定的生活阳,可谓尝尽了世间的百般滋味。为了生计,他曾辗转湖
南、浙江、福建、陕西等多个省份,做过中学教员、杂志编辑、世界语翻译等多份工作。从 1934 年始,他在
每个途经城市的逗留时间不超过一年。这里,除了时局不稳的因素,与其耿直的性情有很大关系。他
秉性耿直,富有强烈的正义感,对统治阶级势力嫉恶如仇,所以每到一处,总为黑暗的环境所不容,住不
上多久,就得愤然出走。,,[列问1943 年下半年,因夫人罩英接受湖南茶陵第二中学的聘任,身患重病的鲁
[收稿日期]2013 -12 -20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一般规划项目浙东乡土小说中的民俗研究..(12JCSH09YB)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秀琼(1981 - ) ,女,浙江象山人,讲师,文学硕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170.
彦也由桂林移居茶陵,来此非求乐土,元非可以略避烦扰与经济的煎迫,勉求温饱之外,希望能有益于
身体而已叫4] 闹,经济困顿加之病情折磨,让固执、嫉恶如仇的王鲁彦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1944 年7 月
再次回桂林,于8 月 20 日下午病逝。[4]5 -14
自 18 岁离开家乡镇海,王鲁彦便很少回乡,有资料可查的仅有3 次。颠沛流离的生活让王鲁彦在
精神方面背负了无形的压力,至于内心产生回乡的心灵渴求,将儿时斑驳的回忆诉诸文字,又何尝不是
对焦灼内心的一份慰藉。在他笔下,江南水乡熟悉的街头布景,世代相传的乡风民俗和温暖质朴的人间
真情相互交织,共同凭吊乡村渐渐消失的永恒和不变。
乡土空间的永恒
故乡的天地。王鲁彦出生于浙江镇海大模头王隘村,村里约有2∞户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
地上,没有太多的人口变化。王鲁彦家所在的大院里,住着5 户王姓人家,他们有着不远的祖宗。一
条河流过他家大门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