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农村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资料和研究表明: (1) 亚洲国家很大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村非农活动 (2) 农村非农活动吸收劳动力的重要性呈增长趋势。 (3) 农村非农活动经常是兼业的,有时是季节性的。 (4) 农村非农活动表现出一种二元性。 (5) 农村非农部门的增长既有劳动供给方面的推动,也有产品需求方面的拉动。 三、农村非农产业与经济发展 农村非农活动的水平决定于“推”和“拉”两方面的因素。 “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仅有的可耕地不能完全吸收农村劳动力。 “拉”的因素则是指有吸引力的非农业工作机会。在两类因素中哪一类更为重要? 这部分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部分取决于人口对土地压力的强度。 第四节 改革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改革前中国的农村经济 二、改革:农民的双重解放 三、三农问题 一、改革前中国的农村经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开始在广大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推翻了农村的旧秩序,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逐渐走向了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宣告了封建剥削制度的终结。 但由于不切实际的夸大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因此对农村所有制的改造过急过快,盲目扩大生产组织的规格和提高公有化的程度,致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滞缓甚至遭到挫折。 改革前的农村经济体制对农民择业、迁徙和改变社会身份的自由也设置了种种束缚和限制。 为什么要限制农民流动和土地流转?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 剪刀差完成资本积累 严禁土地流转以抑制地租对农产品价格的推动 限制农民流动,压低农民工作的机会成本,以维持农产品的低成本 生而不平等的悲哀! 二、改革:农民的双重解放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以后,逐步解除了原有体制对农民经营自由的重重禁锢。 财产权利和身份自由这种双重解放造就了1979年以后几年间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超常规增长。 合理的制度才能真正国家富强! 三、三农问题 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在90年代下半期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人们逐渐认识到前期农业和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农业和农村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首先,规模经济问题; 第二,农村土地制度问题; 第三,农民比较利益问题; 第四,资金投入问题; 第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第六,农民素质的提高问题。 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妥善加以解决: 首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其次,调整农业比较利益,逐步实现工农业平等发展 ; 第三,农村的初步城镇化 ; 第四,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近年来的惠农政策一览 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 新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两免一补” 家电下乡 案例:韩国的新村运动 上世纪60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新村运动”功不可没。 新村运动的起因 上世纪60年代,韩国推行了两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启动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同一时期,由于政府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结果造成农业和农村的严重落后。1960年,农户收入高于城市家庭收入,但到了1970年,反而减少到城市家庭收入的70%。 农业的相对落后导致国内工业品市场的缩小和粮食进口外汇的浪费,威胁到工业的可持续增长。面对这些严峻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村运动”。 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于1970年,当时正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新村运动”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等20种工程项目,由村民民主讨论、自主选择。政府免费分给每个村335袋水泥,平均每户约4袋,每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