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传染病诊断解读2015.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解读2015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 GBZ227-201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1957年:首次发布《关于试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4种 1987年:9类99种 2002年:《职业病目录》:10类115种 2013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类132种 部分更新 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改为“职业性传染病” 增加了“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增加了“莱姆病” 教学要求 主要内容:炭疽、 森林脑炎、布鲁氏菌 ?熟练掌握 与炭疽发生相关的职业 引起森林脑炎的相关职业 引起布鲁氏菌病的相关职业 掌握 炭疽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森林脑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 了解 炭疽临床治疗方法 森林脑炎的预防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治疗方法 定 义 致病生物因素 特定类型疾病 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 接触畜禽及其制品、从事牧业、森林开采等工种 也称职业性传染病 动物原发疾病 病原微生物感染作业人员 炭 疽 病原体:炭疽杆菌 人畜共患(食草动物):牛、羊、猪、骆驼 感染途径 接触皮毛、粪便、污染土壤 多经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食入污染的奶类、肉类 特征 皮肤溃疡、特异黑痂 肺炭疽、肠炭疽、炭疽性脑膜炎、炭疽性败血症 炭 疽 发病机制 G+杆菌,在生物体内产生荚膜,有荚膜者致病力强 主要的致病性来自于荚膜和外毒素 荚膜成为抗原,能抑制调理素,使细菌不被吞噬 外毒素引起明显的水肿反应和组织坏死 炭 疽 临床特征 分为五型 皮肤炭疽:最多见。皮疹、水肿、溃疡伴全身症状。溃疡和黑痂是特征性改变 肺炭疽:吸入炭疽芽孢引起。发热,肺部症状和体征 肠炭疽: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呕吐、腹泻。 败血症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和严重的肠炭疽 脑膜炎型炭疽:上述各型演变而来。脑脊液多呈血性 炭 疽 临床特征 分为五型 皮肤炭疽:最多见。皮疹、水肿、溃疡伴全身症状。溃疡和黑痂是特征性改变 肺炭疽:吸入炭疽芽孢引起。发热,肺部症状和体征 肠炭疽: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呕吐、腹泻。 败血症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和严重的肠炭疽 脑膜炎型炭疽:上述各型演变而来。脑脊液多呈血性 炭 疽 病原学检查 涂片及培养查病原菌:水泡内容物、创口分泌物、痰、呕吐物、血液、粪便、脑脊液 动物接种:豚鼠、小鼠皮下接种。动物死亡后注射部位胶冻样水肿和出血为阳性 血清学检查:ELISA测血清抗体阳性(菌苗接种者除外) 炭 疽 诊断原则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职业性炭疽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疑似病例: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 确诊病例 病前半个月内有职业接触史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涂片检查到G+、两端平齐的细菌或分离到炭疽杆菌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菌苗接种除外) 炭 疽 治疗 隔离、休息 青霉素为首选 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杀灭大量细菌时,大量毒素释放,常可因毒血症而突然死亡,故应同时给与抗炭疽血清注射 炭 疽 预防 消灭传染源和病原体:焚化、深埋 隔离病人 皮肤炭疽 创口痊愈,痂皮脱落 症状消失,排泄物每5天培养一次,2次均为阴性 免疫接种:疫区每年接种无毒活菌苗一次,至少连续五年 森林脑炎 病原体:小型嗜神经病毒 蜱传播 病毒宿主:啮齿类(鼠)和牛、羊、马、鹿等 感染途径 蜱叮咬后经皮肤、黏膜感染 少数饮用污染的牛奶经消化道感染 病人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森林脑炎 病原体:小型嗜神经病毒 蜱传播 病毒宿主:啮齿类(鼠)和牛、羊、马、鹿等 感染途径 蜱叮咬后经皮肤、黏膜感染 少数饮用污染的牛奶经消化道感染 病人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森林脑炎 感染机会 自然疫源地 疫源地工作林业工人、筑路、采药 人群普遍易感 轻症感染也能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本病多发于3-5月份 森林脑炎 发病机制 小型嗜神经病毒 蜱叮咬后唾液中最多 可经卵传代 蜱叮咬部位以耳后、眼睑、腰背多见 接触后并不立即叮咬,3-4小时后 人体普遍易感,病情轻重不一(隐性感染、不典型病例、脑炎) 病毒可通过卵细胞传给后代,使之产生免疫力 森林脑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7-14天 全身不适、关节痛、发热(多为驰张热)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状 驰缓性瘫痪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以颈、肩、上肢瘫痪最多见 森林脑炎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脑脊液压力增高,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增高,糖及氯化物无变化 ELISA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森林脑炎 诊断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88-2002) 根据职业人群春夏季节在森林地区工作且有蜱叮咬史、突然发热、典型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异性血清学检查阳性,参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分为 “轻度”、“中毒”、“重度”三级 森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