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之功”思想引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进.docVIP

“习之功”思想引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进.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之功”思想引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进.doc

  “习之功”思想引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进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进,不能止于“减少讲授时间”。以我国古代 “习之功” 教育思想为引导,在同课异构中化讲授为“研习”、“问习”、“辨习”以及“践习”,有助于促进“为素养而教”的实践创新,提升学习的发展性品质。为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做到:坚持活动育人,增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坚持过程思?S,创造有品质的学习经历;坚持效能思维,自觉为学生素养生成而教。 中国 9/vie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习之功”;同课异构;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1673-9094(2017)02A-0032-04   一、问题提出: 教改止于减少讲授时间   案例一:备课组在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提出本学期课堂教学的两个突破:一是打造“翻转课堂”,在教学顺序上,由原来的“先教”翻转为“先学”;二是打造“学习课堂”,在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改为10分钟,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   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从改革教师的讲授开始的。有的从调整讲授的顺序切入,有的从压缩讲授的时间切入。但总体来讲,都是在创造条件,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我校自2010年成立以来,坚持“生为本,学为上”的教学理念,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探索,初步改变了教师“讲得多,学生一定学得多”的错误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直接讲授的时间明显减少,动机激发、教师提问、同学讨论的教学行为明显增多。应该说,与“师授―生受”的静听式教学相比,这种探索在技术层面有了很大改进。但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上还是追求知识占有和解题训练的有效性,并没有触及学生的学科素养,课堂教学只有知识的增长,没有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高中课程改革“再出发”的新阶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学改进不能仅仅停留在“减少讲授时间”,而应该进一步探讨:在节约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才能促进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思想启迪:素养是不能直接传授的   案例二:备课组一起学习,在研读《中国古代教育文选》时,对颜元的《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颜元说:“性命之理不可讲也,虽讲,人亦不能听也,虽听,人亦不能醒也,虽醒,人亦不能行也。”“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使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者一二,加功于习行者八九,则生民幸甚,吾道幸甚”!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在《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指出:“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就是说:对于修身立德的“性命之理”,教师讲授的功效是有限的,而学生学习的功效是无穷无尽的。在这里,颜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像类似“性命之理”这样的核心素养,是不可言传的,它的形成需要自己去“实习”和“践习”。这个观点非常契合现代许多教育家的思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不可以传播,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杜威说,人所需要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要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我国叶澜教授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分为“主体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和“主体自身的活动”。她认为,前者“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但要最终成为现实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1];“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个体的活动就谈不上任何发展”[2]。颜元和中外现代教育家的思想都揭示了人的素养的形成机制: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讲授”,但“讲授”不能直接给予,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自身的能动活动才能实现。可以说,这一思想为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指明了改进的方向。   三、同课异构:建构让学生成长的学习课堂   案例三: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的教学,集体备课时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学生容易掌握。主张学生先按照知识提纲预习,然后用20分钟讲授书本知识,再引导学生围绕书本知识交流和练习。另一种认为,近年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不少党员干部被查处。学生由于缺乏辩证思维和媒介素养,往往会以偏概全,怀疑党的性质和宗旨,因而不能从政治上认同党的领导。因此这节课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学习“成长”的地方,这是为何而教的根本问题!第一种意见显然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模式:主要策略是先学后教,少讲多练;主要流程是看书思考―听讲记录―合作讨论―练习矫正;主要目标是学生精细、全面、牢固掌握知识点。按照这种意见,这节课虽然减少了讲授时间,但把留下的时间做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其实质还是在知识的表面做文章。它既没有让学生有学习过程的丰富体验和经历,也没有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惑进行辨析,更没有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