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46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46例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 治疗 输卵管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联合西药的方法对46例输卵管不通病例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81%。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输卵管不通疗效肯定。 【关键词】 输卵管不通 活血化瘀 通络调解 胎盘组织液   凡生育年龄妇女、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受孕者或已生育或流产后,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不孕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影响不孕的原因很多,输卵管不通是不孕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在30-40岁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输卵管不通46例,现 总结 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不孕病史(原发或继发)输卵管通液术,碘油造影术后确诊。   1.2 治疗方法 (1)中药疗法:自拟活血化瘀、通络调解方:当归20g,赤芍15g,延胡索15g,香附10g,红花10g,陈皮6g,木香9g,川芎10g,五灵脂10g,生山楂30g。加减:经来腹部冷痛者加干姜6g,炒艾叶10g,桂枝10g;腹部剌痛者加乳香、没药各12g,腹胀痛伴乳房胀痛者加柴胡(醋炒)15g,郁金15g,牡丹皮15g。(2)西药治疗:经期肌注胎盘组织液40ml,1次/d或隔日1次,经后伴幼稚子宫者口服雌激素0.5mg,2次/d,甲硝唑0.4g,3次/d,环丙沙星0.2g,2次/d,维生素E0.1g,3次/d,维生素C0.2g,3次/d,维生素B120mg,3次/d。连服7d后,再服甲状腺素片每日1片,连服14d为1疗程,第2疗程减半量仍服14d。(3)外用:大青盐炒热装纱布袋在小腹热敷来回运动,每次敷30-60min即可,每日1次,7d为1疗程。    2 治疗结果   本组46例,痊愈39例,治愈率为81%(其中继发不孕3例)[1]。    3 病案举例   患者,30岁,于2005年6月10日初诊,自述结婚3年余曾 自然 流产1次后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至今未孕(2002年3月有流产史)。月经14岁初潮,周期30d,经期4-6d,妇查:外阴、阴道、子宫均正常,双侧附件增厚成条索状炎性改变,压痛明显,子宫输卵管显影剂造影,双侧输卵管不通。确诊:双侧输卵管不通所致不孕症。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而孕,于2005年12月25日末次月经来潮后停经9月余,于2006年10月1日20时40分正常娩1女婴,体重3700g[2]。    4 讨论   输卵管由伞端摄取从卵巢排出的成熟卵子,在壶腹部和精子结合后将受精卵送回宫腔内,如果输卵管有了病变,就会影响正常的受孕过程,尤其是炎症引起的输卵管堵塞,也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占女性不孕症的30-40%左右,有时炎症可形成疤痕,使输卵管内膜纤毛运动遭到破坏,妨碍精子的通过而造成不孕症,中医学认为造成不通的原因多因气滞血瘀,故有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气血壅滞之说,故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调经活络之法,方中以香附、陈皮、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当归、红花、生山楂、五灵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诸药共奏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西药疗效更佳,加之用热敷法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堵塞消除疤痕,增加输卵管蠕动,正常而通畅,达到受孕目的[3]。 【 参考 文献 】   [1]谭世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不孕症)[M].北京: 中国 人口出版社,2003:364-373.   [2]王永炎.中医内 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133.   [3]张世芳.中国 现代 医学理论与临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84-285.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