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VIP

地方本科院校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本科院校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

  地方本科院校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美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把握好理论阐释与艺术参与的结合、中西美学体系的交融、经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弥合等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要更加注重比较教学法、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国 1/vie   关键词:美学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674-098X(2017)02(a)-0216-02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旨在通过讲授美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系统了解美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掌握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认识美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涵养学生的审美心胸,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美学肩负着人文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美学课程在地方本课院校教学环境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美学趋于边缘化学科现象明显,美学教学存在诸多困境,推进美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美学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初次接触“美学”的名称,学生原本以为这是一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程,但是进入课程学习之后,就会感到失望。毋庸讳言,美学作为衍生于哲学专业体系的学科属性,从诞生起就是一门理论色彩十分浓厚的学科,传统的美学教学大多从抽象的美的观念出发进行理论阐释,而将艺术的涉及只是将其看作是美的例证和注脚,其结果难逃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的尴尬境遇。然而,如果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美学时,最初将美学称之为“感性学”[1],其研究对象尤为重视诗和艺术,之后的黑格尔甚至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当代西方美学家们更是将艺术问题放到美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循依这一理路,美学教学中应广泛植入艺术因素,将理论阐释与艺术参与交融,做到让艺术参与冲淡理论的艰深晦涩,让理论的阐释使得艺术的内涵更加厚重饱满。比如,在讲授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审美特征时,先与学生共同欣赏一段音乐,听过音乐后让学生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然后老师再去讲解音乐穿越?r空,对物质材料依赖程度最轻,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紧密,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等理论内容,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中西美学体系相去甚远。宗白华先生认为,中西的形而上学分属两大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体系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2]。西方美学从古希腊起就较严格的范畴和概念的逻辑形式来表述的,事物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概念内涵的意义较明确、清晰,发展线索也较清晰,抽象性和思辨性很强,与之相应的是语言艰深晦涩。相较而言,中国美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感性学”,充满着“诗性智慧”,重感受体会,重才情抒发,重人生见解,其话语方式是诗化的语言。在教学中,如果偏重西方,虽厚重谨严但显板滞沉闷,学生不感兴趣;如果偏重中国,虽流丽畅晓但显浅浮讨巧,学生学不到东西。因此,应重视两种美学体系的有机交融。比如在讲授“崇高”的审美形态时,先讲解西方朗吉努斯、博克、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论述,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美学,寻绎孔子、孟子、庄子以及清代姚鼐、近代王国维等人对“崇高”的阐释,让学生在中西对比中了解什么是“崇高”。这样,既便于学生对“崇高”概念的掌握,又能让学生体会中西美学的联系和区别。   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进入进入后工业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后现代潮流的兴起。英国学者费瑟斯通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特征是:艺术的消解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随之而来的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差异的抹平,消费和文化的平面化,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文化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3]。“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审美从艺术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急速拓展,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审美活动与审美因素涌入人们日常生活,既丰富了审美内涵,同时也严重消解了经典美学。毋庸置疑,经典美学是人类对美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晶,其所达到的理论深度至今难以超越,而后现代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的。美学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承经典美学又要重视“日常生活审美化”,应该使经典溶解在现实审美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分层次理解,传统经典的审美是在精神的层面,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更侧重生活的层面,也就是高雅的精英文化泛化到了日常的、大众文化之中,强调审美的实用价值。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措施。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美学知识,更能陶冶性情和审美情趣,促进知识向才情、能力的转化,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比较教学法教师根据一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