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救助政策(12月)要点
(五)重特大疾病病种范围 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各类癌症、重性精神疾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血友病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儿童脑瘫、地中海贫血、老年性白内障、儿童尿道下裂、儿童苯丙酮尿症和卫生计生部门适时认定的重特大疾病病种。 (六)救助标准 医疗救助对象因患病在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就医,或需转院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含大病补充保险)的规定报销后,个人负担医疗费仍然较高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按下列救助标准给予医疗救助: 1.所有个人自负费用全额救助: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除去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和临时救助后的个人自负部分进行全额救助; 2.符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自负费用全额救助:城乡低保长期类保障对象(一类)、60年代精减退职困难老职工,个人年自负医疗费用扣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含大病补充保险)已报支部分和已享受临时医疗救助金之后,其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自负部分给予全额救助。 3.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自负部分按照80%比例给予救助 :城乡低保重点类保障对象,即二类低保对象; 4.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自负部分按照70%比例给予救助 :城乡一般类保障对象,即三类低保对象; 5.设起伏线3000元的低收入家庭成员50%比例救助; 6.设起伏线5000元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50%比例救助. (七)全年救助金额的上限 以上规定的重大疾病病种救助对象全年救助金额不超过50000元; 一般病种救助对象全年救助金额不超过20000元; 入住敬老院五保对象不设上限. (八)临时医疗救助(医前救助) 各类癌症、尿毒症、白血病患者的救助对象临时医疗救助8000元至10000元;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对象临时医疗救助4000元至5000元; 特困供养人员患重病住院临时医疗救助2000元至3000元。 社会救助体系自治县民政局 陈磊艳(2015年12月) 社会救助体系概念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是以最低生活保障(低保)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 习近平同志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需要以法治方式不断推进。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法制安排,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该《办法》分总则、最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13章70条。 整个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民政部门是作为牵头部门,着力建立一个“大救助”的工作格局,目的是让有困难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具体由民政部门落实的有最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5项内容。其他如住房、教育、就业救助分别由住建、教育和人社部门负责。 一、低保政策 (一)基本概念 全称叫“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是一项保证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一条低保户与非低保户的分界线。是指能够维持居民全年(或每月)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支出,并随着物价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调整。 是一种补助性的保障制度,对照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 (二)性质划分 中国社会仍然是城乡二元社会,按城市和农村的思路来界定低保的分类。 原则上按户籍性质来划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 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 (三)历史演进 1.城市低保 (1) 主要背景:国企改革,失业下岗人员出现 (2)发展阶段 ——创立和推广阶段(1993年至1999年) 1993年6月上海市首创→相继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加入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供应商月评分表单.doc VIP
- 2023年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中级保洁员(四级)《理论知识》考试真题(题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烟花爆竹-压药与造粒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军队文职考试2022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真题及解析回忆版.pdf VIP
- 2022年通用技术1_技术试验及其方法.pptx VIP
- 2021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真题(含详细答案解析).pdf VIP
- WS∕T 229-2024 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