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学189页
逻辑学 0 引论 1 逻辑学的对象 1.1 逻辑的定义 “逻辑”一词是英语“logic”的音译。它来源于古希腊语“????? ”(逻各斯)。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 逻辑学是一个相当庞大而又多层次的学科系统。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1.2 什么是“思维” 感性认识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 概念、命题、推理 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具有概括性,二是思维具有间接性。 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 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 以命题为例: (l)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2)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3)所有科学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发源的。 共同逻辑形式就是: 所有S都是P 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还研究一些逻辑方法 2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2.1 逻辑学的性质 工具性的科学 2.2 学习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 (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地论证思想。 (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 (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 (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3 怎样学习逻辑学 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理论上下功夫。 要注意多练、多用。 3 逻辑简史 3.1 逻辑学的产生 中国 墨家 《墨经》提出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思想 古代印度的逻辑学说,名曰“因明”。 宗:此山有火 因:此山有烟 喻:凡有烟的地方都有火 例如厨房 古代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辩谬篇》,后来合称《工具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由于是以对概念(即词项)的研究为基础的,所以,现在人们把它称为“词项逻辑”。 3.2 逻辑学的发展 古希腊斯多噶学派 “命题逻辑”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科学归纳法。《新工具》。“三表法”和“排除法”。所谓“三表”,就是“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通过这些表,把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加以整理和排列。所谓“排除”,就是从三表中把那些不相干的性质舍弃掉,进而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 。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就提出了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因而他成为数理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基人。 英国数学家布尔建立了“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 弗雷格、罗素和怀德海等人建立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这样两个数理逻辑基础演算,使数理逻辑进一步系统和完善起来,发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人也曾研究了逻辑问题。 黑格尔批评了旧逻辑中的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用极大的精力研究了人类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在逻辑史上提出了第一个辩证逻辑的体系。 1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1 复合命题 1.11 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p并且q p ? q (p 合取 q ) 1.12 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分为两种: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一)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是陈述选言支中至少有一真的选言命题。 p或者q p ? q (p 析取 q ) 1.2 复合命题的推理 推理分成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上一章提到过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必然性推理的特点是由真前提必然得出真结论。或然性推理的特点是前提真结论不必然真。 本章讲的复合命题推理是演绎推理,它是根据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复合命题推理主要有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和二难推理。 1.23 假言推理 (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进行推演的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以下的规则: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1.24 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一种假言选言推理。这种推理的第一个前提包含两个并列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AJ三晶Suntrio -TL 12K-20K用户手册说明书Suntrio TL 5K-20K.pdf
- 基于绩效评价的宝钢集团成本控制分析.docx VIP
- 线路防护设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文学常识题库及答案.doc VIP
- 急救知识考试题及答案.pptx
- 2022年广西玉林市小升初数学试卷.docx VIP
- 上海宝钢集团人力资源战略分析.docx VIP
- T_CCPIA 107—2021_植保无人飞机施药专用助剂技术规范有机硅类.pdf VIP
- 一文看懂华为的流程管理体系架构和IPDLTCITR三大主流程的关键流程图.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