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听说课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doc
建设听说课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 要]目前,小学听说教学出现目标虚空、有意回避、课时不足、笼统讲授、考核缺失等不良倾向。根据对台湾地区占市场份额较大的南一书局、康轩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结合我们教材听说训练的知识体系、呈现方式以及功用等实际情况,认为我们的听说教材应更加具体化、教学目标应体现文化态度、课程设计应落实在真生活中,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中国 9/vie
[关键词]听说课程;文化态度;真生活;具体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7)10-0007-03
【缘起】从《非诚》的台湾男牵手率最高说起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的收视率很高,世界各地的帅哥都前来相亲。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台湾地区的男嘉宾牵手成功的比例最高。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40岁的台湾男嘉宾的VCR。他说:“建议乐嘉老师今后说话不要总用‘一定’‘绝对’等极端的词句,最好用‘比较’之类的词。”视频刚一放完,乐嘉就猴急地以“老师”的口吻教训起嘉宾来。他大概意思是性格分析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能兜圈子,要用观众听得懂的语言。我想乐嘉没有真明白这位台湾嘉宾说的意思。一直蛮喜欢乐嘉的犀利,一针见血,不过这次,我真觉得乐嘉输了。有气度而不露筋骨,有自信而不见张狂,这是表达的理想境界。梁文道先生说:“这是一个人人都要说话,却没人想听的年代。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克制里有一种优雅和美,话语方式何尝不是一种气度?语言的表情何尝不是一种心态?有时候“柔软”比“强硬”更强大。“绝对”“肯定”不是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言语方式。如果我们坚持出言“肯定”“绝对”,或许以后中华文化的风度将会彻底消失。
在怎样的价值观引导下就会产生怎样的教材,怎样的教材就会产生怎样的文化教育。这种文化教育的结果能使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形成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
作为教师,自然而然想到语文教学的力量。笔者近年特别关注了台湾地区的国语文课程标准、台湾地区的小学语文的三大版本教材、台湾小学语文教师的听说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发现台湾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能力目标三者一以贯之,形成有机的逻辑联系。笔者思考,这和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现状】“不会听”到“不会说”
“我们学者、企业家、官员到国外和同行交流,也许在智商上并不亚于对手,但就是在讲话时离不开事前准备好的讲稿。一到现场对话,往往结结巴巴,而对方则谈笑风生,给人以相形见绌之感。不能即席对话,成为国人素质的一大缺陷。”(孙绍振《演讲的现场感和互动共创》,《语文建设》2015.1)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听课,喜欢低年级课堂的小手如林,因为孩子们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说就说,乐于表现自我;到了六年级的课堂却冷冷清清,学生低头思考,难有举手。学了六年的语文,孩子们怎么变得不会说话了?这是表面现象!当深入课堂去听课的时,我们却发现低年级的课堂,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当教师提出问题以后,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学生表现得十分活跃,有的甚至站了起来,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而当一个学生被教师叫到之后,其他的学生顿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异口同声地叹气起来。发言的学生讲得再绘声绘色,别的学生还是东张西望,或做小动作,或是没等别人讲完就急于插嘴……这些不会倾听教师的讲解、同伴发言的做法,不仅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而且会让学生养成散漫的恶习。到了高年级,有意思的现象是,课堂上特别能说的孩子却不是语文听说能力特别好的学生。
从“不会听”到“不会说”,这几乎成了小学语文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
【观点】 听和说一样的重要
教育家陈启天说:“从来国文教授,只注意养成作文的能力,不注意练习说话的能力,这是极大的错误。作文原来是代说话的,后来忽略说话,只讲作文,于是有仅能作文不会说话的,这是不知说话的功用有时胜过文章。”
一、课程标准采取“聆听”“说话”分别陈述的方式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听说的目标表述远远简略于阅读与习作的目标,可见其在课程标准中的实际地位。小学阶段将听说调整为“口语交际”,其初衷虽然是为了强调日常口语交流的“情境性”“交际性”“互动性”“逼真性”,其理念可谓先进。但是,细读课标中的小学阶段性目标,我们却发现,在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6个目标中只有1.5个是听话教学;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只有3个听话教学,都非常笼统;第三学段,6个目标中有5 个说话教学,只有1个是听话教学。可见,“口语交际”这一提法虽然理念先进,但实际上却并未将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因而就更难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