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偏离及对策.docVIP

思政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偏离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政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偏离及对策.doc

  思政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偏离及对策 【摘 要】课程标准是指导学科教学的法定文件,自2004年版课程标准颁布、实施10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偏离课程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4个维度偏离课程标准的现象最突出。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对课程标准权威性认知不足,学校绩效考核导向是教学实践偏离课程标准的重要原因。树立学生全面发展观,培养教师对课程标准权威性的敬畏意识,是解决偏离现象的重要对策。 中国 1/vie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偏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1005-6009(2017)27-0033-03   【作者简介】1.孙文波,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学科教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2.郭彩琴,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研究,即追问教学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问题。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之间是否偏离的问题研究得还比较少。然而,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偏离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本文在最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前,从描述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与2004年版课程标准偏离现象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偏离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偏离课程标准的表现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课程标准相偏离。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力度不够。第一,教学目标单一且过低。“单一”是指强调考试,凡是不纳入考试范围的内容都不进入教师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视域之中。“过低”是指只注重学生应付考试的知识获得,对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等领域的目标关注不够。教师教学往往倾向于完成教材和应付考试,对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其他非考试的知识与非知识类目标分解置之不理。第二,教学目标太过于理想。所谓“过于理想”是指盲目拔高,拔高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层面,精英化的标准偏离了高中生身心发展需求,对学生现实中的成长和精神追求关注不够,缺乏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课程标准相偏离。   课程标准规定,中学思想政治课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见解。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第一,追求形式的活动课程。新课改之后,很多教师盲目追求“活动”课堂,每节课都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但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第二,一成不变的灌输教学。与形式化的活动课相反,也有些老教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认为活动课程弱化了知识教学,教案更是多年不变,这些做法都是与课程标准的精神相背离的。   3.教学的实施环节与课程标准相偏离。   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实施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T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对知识的应用性不够。第一,以考点为中心实施教学。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当中,知识灌输还是占主要部分,实践性普遍较弱。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很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第二,脱离实际的空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衔接不到位,偏离课程标准理念。例如,许多教师在讲授“通货膨胀”的时候,只告诉学生这是由于流通中纸币的发行量超出实际所需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高一学生来说,这个概念很难理解。如果教师从身边的物价上涨等现象出发进行讲解,学生不仅容易记住,而且方便理解与应用。   4.教学评价的方式与课程标准相偏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多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然而,在现实教学当中,试卷测试成为评价高中生学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使得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偏离。第一,试卷测试成为评价教学成果的唯一手段,学生仅为评价的对象。单一的试卷测试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一方面,思政学科的教学目标很难用试卷测试的方法统一测评出来,考试只是对知识性内容进行了考查,品德、能力和情感目标是否达成就难以考量;另一方面,考试的评价结果“不一定准确”,对于思政学科,考试成绩高并不代表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