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复习提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复习提纲

辛店一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  PAGE \* MERGEFORMAT 17 页 共  NUMPAGES \* MERGEFORMAT 17 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七上)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汗、排尿、呼吸)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反应不等于运动)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相同;变异:不同) 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与环境??系: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较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分布的其他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 生物与生物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也影响着环境。 鼠妇实验:实验过程中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同时只有一个变量(研究谁,谁就是变量)。例:水,温度、光、时间等都可以被设计为变量。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两因素:生物、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狼 食物链书写原则1、起始环节必须是生产者。2、不写分解者 3、箭头指向吃的一方(即强大的一方)。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4、物质能量: 随着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递减,能量损失逐渐增加,越高级动物所需能量越多,体内剩余能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产氧量占全球制氧的百分之七十 淡水生态系统——提供饮用水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容易受到破坏 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整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降(粗准焦螺旋)、看(看目镜)、调(细准焦螺旋)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整理 3.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