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 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1911——1920)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 (1937——1949) 课标要求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与初步发展。 概念辨析 资本主义萌芽:表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资本主义产生:则表明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民族工业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②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③民族工业的兴起; ④买办商人、洋行的出现; 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请你观察图片、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1. 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实现民族独立 2.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 ——实现政治民主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这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选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 * * * *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即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曲折发展 ▲ (教材要求) 阅读导语: 1)什么时候起,中国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新的成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在沿海地区出现; 初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 短暂的发展; 陷入困境; 1953年 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自然经济 (1)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什么? (2)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何主要变化?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这种变化的结果怎样?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开端,中国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①原因: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主因、根源 内因: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③表现: ①“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②农副产品加快商品化 ④影响: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提供自由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 —— 民族资本主义 ▲ (教材要求) 根据材料思考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知识链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 (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壮大; (2)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3)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芽。 目的:中体西用,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中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军事领导激励的含义及方法.ppt
- 边框.卷轴.书框底纹素材图片.ppt
- 辽宁省内高尔夫赛事.ppt
-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8初级中学2012年七年级数学(上)第3章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演示课件新人教版.ppt
- 过去分词在句子中成分.ppt
- 过程管理即时协同计划管理.ppt
- 过程设备机械基本2–构件的受力剖析.ppt
- 农业区位及地域类型.ppt
- 迎宝孕妇鞋产品讲训.ppt
- 迎评工作中有关教学问题.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