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始皇陵及兵马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要点

* * * 第2课: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1)(3)(4)(5)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我的祖上也是中国人,也有我的一份。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秦始皇陵想象图 按照“事死如生”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秦始皇修建了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地下都城。它坐西向东,环绕着三层围墙,城墙四面均有门。整个陵园分为四个层次:地宫、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部分(主要是陪葬坑)。内城方形,周长2525米,外城长方形,周长6294米。全部陵园面积为218万平方米。 一、“事死如生”的陵园 铜车马造型生动,构造精美,装饰华丽,制作工艺复杂. 表现了秦代我国劳动人民在青铜冶炼、雕塑、彩绘技术方面的卓越才能. 1 3 2 兵马俑坑 4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古代军阵编列体系 前锋 侧翼卫队 后卫 侧翼卫队 军阵主体 一号坑军阵正视图 一号坑军阵左视图 一号坑军阵主体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最前面三排为弩兵先锋,后面是车、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 一号坑军阵排布 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 思考: 一号坑军阵的特点 ? 势不可挡 (军阵主体面向东,体现当年横扫六合的气势) 严阵以待 (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防止军阵被敌人的偷袭,体现军阵的严密性) 无坚不摧 (前面三排的弩兵先锋,轮番射击,体现军阵强大的杀伤力) 兵马俑二号坑 ①弩兵方阵 ② 战车方阵 ③ 车、步、骑 混合方阵 骑兵方阵 ④ 思考:从布局上看,二号坑与一号坑有什么不同? 二号坑兵种更为丰富,作战更加机动。 跪射俑 《吴越春秋》记载:“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持弩之道也。” 立射俑 兵马俑二号坑 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 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富有韵律和动感,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 兵马俑三号坑 兵马俑三号坑 思考:从作用上看,三号坑与其它坑有什么不同? ---三号坑是统帅指挥部。 分析:秦兵马俑三号坑被认为是兵马俑的指挥部,但坑内仅有战车一辆,武士俑68个,却没有统帅,请根据秦朝的历史知识,做出恰当的解释。 完成统一后,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封建皇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一切大权于一身,政事无论大小,全由一人裁决。三号坑中的军阵指挥部没有统帅,可能是秦始皇将军权集中于个人之手的象征。 1 3 2 兵马俑坑 4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右军) (左军) (中军) (指挥部) 古代军阵编列体系 秦兵马俑坑发掘情况简表 ? ? 未完成 四号坑 最小 1988年 精华 1994年 最大 1978年 军阵功能 特点 俑坑形状 发掘时间 序号 一号坑 二号坑 三号坑 长方形 步兵、车兵方阵 曲尺形 弩兵、车兵、骑兵和混合方阵 凹字形 指挥部 三、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 写实生动、恢弘壮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