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声现象要点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进入人耳,这个声音叫回声.利用回声和公式v=可以计算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
1.声音的三个特性为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来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1.声作为一种波,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又可以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2.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入手.
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2)声速.
例 (2014·福州)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不能传声.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1实验中水花四溅间接显示了物体发声时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图2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振动 真空
方法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借助于介质传播的.如果没有声源,听不到声音;即使有声源,但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也听不到声音.
命题点:(1)音调、响度、音色;(2)振幅、频率、超声波、次声波.
例 (2014·南京)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因而响度不同,A正确;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与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速与传声的介质有关,这些因素都没有改变,因而音调、音色和速度均不变,故选A.
答案:A
例 (2014·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
下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 )
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
解析:本题考查次声波,即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地震时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由图可知次声波不在猫、蝙蝠、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B、C、D选项均错误;狗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5~50 000 Hz,可以听到次声波,所以能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狗.故选A.
答案:A
命题点:(1)乐音、噪声;(2)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3)声音传递信息、能量.
例 (2014·遂宁)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解析:本题考查噪声、乐音的特征.由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音调是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活中的方向 第1课时 教室里的方向(教学课件)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碱回收一厂新增木质素提取工段(日处理稀黑液1000立方米)环保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外派劳务人员基本情况表报h.pdf VIP
- 肺结核课件简单.pptx VIP
- 01B人教版新起点一年级下册单词表衡水体字帖(一起点).pdf VIP
-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VIP
- 01A人教版新起点一年级上册单词表衡水体字帖(一起点).pdf VIP
- Unit4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2.pptx VIP
- 英语高中考试必备40篇短文(中英互译)-精编.pdf VIP
-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