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站不了几个人” 《占领总统府》油画幕后.docxVIP

“楼顶站不了几个人” 《占领总统府》油画幕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楼顶站不了几个人” 《占领总统府》油画幕后

“楼顶站不了几个人” 《占领总统府》油画幕后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微博]冯翔2014-10-26 15:28 [摘要]1976年,上海画家陈逸飞、魏景山合作了著名历史画《占领总统府》,2010年,上海画家李斌重构了这个已成经典的画面。这幅油画的名字就叫《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和陈逸飞、魏景山合作的历史画《占领总统府》不同,李斌画中的“占领总统府”,背景一片祥和。(李斌供图/图)1976年,上海画家陈逸飞、魏景山合作了著名历史画《占领总统府》:一群英武的战士,荷枪实弹冲上伤痕累累的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顶楼,升起一面红旗。背景是笼罩在浓烟战火中的城市。2010年,上海画家李斌重构了这个已成经典的画面:升旗的战士成为背景。一位身着白色旗袍的女性,与一位解放军指挥官握着手,站在总统府顶楼的最前端。他们身后,是一大群穿着、神态各异的人。有西装革履,有长衫礼帽,有解放军制服,有国民党陆海空军制服……景深处一片祥和,南京城晴空万里。这幅油画的名字就叫《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强攻计划取消这幅画起源于李斌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党史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是,南京城不是打下来的。身着白色旗袍的女性,是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1946年,她是中共派到南京的第九任最高领导人,前八任大多牺牲了。1949年4月23日上午,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面临解放军全面包围,决定弃城而走。攻打南京的解放军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制定了全面炮轰南京的强攻计划。由于南京地下党的及时联系,强攻计划取消,没有出现《占领总统府》中浓烟战火的惨烈局面。陈修良发动2000名地下党员、2000名南京警察与近万名群众配合,解放军几个小时便渡过长江,顺利接管南京。国民党撤退前曾计划炸掉南京老江口的火车轮渡,被地下党用机枪扫射制止。火车轮渡一次便能运送一个团的部队,刘伯承、邓小平都是坐着轮渡过江的。接管政权的过程中,南京电力、自来水未停,公共交通正常,报纸按时出版。画面里和陈修良握手的是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旁边的几位解放军高级指挥官,包括一张圆胖脸的第三十五军军长吴化文。这位将领曾倒向多种势力;最后一次是1947年宣布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五军。首先进入南京城的,正是这支部队。陈修良左下方是她领导的几位地下党高层,其中包括她的小叔子史永——策反部部长。右边是起义的B24轰炸机飞行员俞渤、“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首都警卫师师长王晏清等国民党军官。最左上角,戴眼镜着长衫、表情平和的方脸中年人,是国民党末任最高检察长,被称为“世界五十位最杰出法学家之一”的杨兆龙。陈修良通过他取得国民党司法部长张知本、代总统李宗仁的同意,释放了全国被国民党关押的一万多名共产党员、政治犯,有些是已经判处死刑的。为了寻找这些历史人物1949年前后的照片,李斌花了好大力气。他甚至和这些历史人物的后代成了朋友。画作展出时,不少历史人物的后代来看画,他们很满意,但也有人提出质疑:怎么能把吴化文画得那么正面?“吴化文的儿子对我说:他爸当年带兵投降日本人,是国民党秘密安排的。”李斌无奈地回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就搞不清了。”“南京实为和平解放的,地下党起了重大作用。”陈士渠、宋任穷等人在回忆录中,都肯定了这一事实。“我欠了他们的债”南京解放后,陈修良和她领导的地下党组织却被全面“边缘化”。陈修良由市委书记降为市委组织部长,不到一年就离开南京。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少人命运悲惨。研究陈修良多年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林写道:“文革”时,有人提出一个流毒极深的论调:“凡地下党员如果没有成为烈士,活下来的就一定是叛徒或潜伏下来的特务。”1958年,陈修良在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的职位上被定为“极右分子”,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下放浙江嘉兴农村劳动。她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一年前她的丈夫、浙江省首任省长沙文汉已被定为右派,开除党籍。当年与她产生深厚情谊,为南京和平解放做出贡献的那些人,几乎无一幸免。杨兆龙听从妻子和地下党劝说,留在大陆。1952年院系调整,杨兆龙从此再无事业可言。这位通八国语言的法学名家,成了一名俄语教员。1957年,他在上海民盟主持的座谈会上,呼吁实行民主和法治。不久成了右派。1963年,杨兆龙被判处无期徒刑,直到1975年才同在押的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一起被特赦。释放后,他发现妻子十年前就已自杀身亡,儿子判刑十年,女婿判刑二十年……不到两年,他突发脑溢血,至死都未能得到平反。杨兆龙去世的1979年,陈修良得到平反。她回到上海,才知道杨兆龙的命运。在上海市高等法院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她说:把杨兆龙留在大陆,是我动员的结果。杨对我党立了大功!是我害了杨兆龙和他全家……我欠了他们的债,现在我要还债。第二年,杨兆龙被宣布撤销原判,宣告无罪,恢复名誉,发还家产。李斌画中的女性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