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组 蛋白茶饮料的方案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组 蛋白茶饮料的方案设计

蛋白茶饮料的方案设计 前言 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需求,我们以实验的方式初步研究豆浆和红茶结合后是否能产生一举两得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当中,豆浆和红茶作为我们的便利饮品饮用,然而一边饮用豆浆又要饮用红茶,看起来并不是很实际能操作的问题,如果能通过实验得到满意的成果,将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可以汲取两种饮料的营养成分,众所周知,豆浆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很多,而茶叶里面的茶多酚又具有提神等功效,若是产品成功,则人们在食用早点时饮用此产品不仅能汲取营养,还能提神,在未来的饮品行业,定能有不小的发展前景。 草拟方案 1 材料 1.1 植物材料 大豆,红茶叶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主要仪器 加热锅,不锈钢锅,磨浆机,胶体磨,均质机,封口机,电磁炉 2)主要试剂 NaHCO3,柠檬酸(食品级),黄原胶,海藻酸钠,HLB 2 方法 2.1 工艺流程 大豆→浸泡(弱碱性水0.5% NaHCO3)→去皮→灭酶(100℃热水,浸泡5 min)→磨浆→过滤→豆奶 ↓ 白砂糖、乳化剂、增稠剂等→分散→溶解→调配→均质→杀菌→冷却→成品 ↑ 红茶叶→热浸提→过滤→红茶浸出液 2.2 操作要点 2.2.1 大豆浸泡 选取无霉变、颗粒饱满的大豆称重后,经过清洗、去杂后,添加3倍水,加入0.5% NaHCO3,调pH值在8.5~9之间;浸泡时间,夏天4~6 h,以产生少量泡沫,豆皮平滑涨紧为准,将豆粒搓成两瓣后,中心部位与边缘色泽一致,无硬心。 2.2.2 灭酶 本试验采用100℃热水,浸泡5 min,已达到较好的灭酶去腥效果。 2.2.3 磨浆 将灭酶后的大豆用8倍7O℃左右的热水二道磨浆,再过胶体磨进行精磨,150目过滤。 2.2.4 红茶的浸提 茶、水比为1:6~12的沸水,加盖浸提10~15min。一般以两次浸提为佳,第一次8~10min,第二次5min左右。 将豆奶加入已用水溶解的白砂糖,乳化剂、增稠剂等混合液的调配缸中,再缓慢加入红茶浸提液混合均匀,边搅拌边升温。 2.2.6 均质 为使饮料中的白砂糖、豆奶、红茶浸提液、乳化剂、增稠剂等原辅料充分混合,细化颗粒,改善饮料的口感和感官性状,在温度为75℃时,35 MPR高压均质两 次。 2.3 单因素试验 通过设计不同的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乳化稳定剂添加量、豆奶与茶叶浸提液混合比等四个单因素试验,通过感官评定来衡量各因素对此蛋白茶饮料口感、色泽的影响效果。 2.3.1探究糖的添加量对成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在调配过程中,分别加入糖的含量为2%、4%、6%、8%、10%(豆奶中糖的含量,以g/ml计),处理后进行感官评定。 2.3.2探究柠檬酸的添加量对成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在调配过程中,分别加入的柠檬酸含量为0.05%、0.1%、0.15%、0.2%、0.25%(豆奶中柠檬酸的含量,以g/ml计),处理后进行感官评定。 2.3.3探究添加剂的添加量对成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在调配过程中,分别加入的稳定增稠剂浓度为(黄原胶:海藻酸钠:HLB=1:2:8)0.06%、0.08%、0.1%、0.12%、0.14%处理后进行感官评定。 2.3.4 探究不同比例的豆奶和红茶提取液对成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在调配过程中,分别以豆奶与茶夜比例为3:1、3.5:1、4:1、4.5:1、5:1进行试验处理,对成品进行感官评定。 2.4 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均重复三次,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用DPS7.5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 用DPS7.5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GB 5009.5—2010,凯氏定氮法。 2.8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2.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1] 孟宇竹,雷昌贵,蔡花真.大枣、杏仁植物蛋白饮料加工工艺研究.饮料工业. [2] 孟宇竹.安哥诺李、杏仁复合蛋白饮料的加T— 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4]雷昌贵.太行山婆枣烘干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5]朱小乔,刘通讯.调配型豆乳稳定性的研究叨.食品工业科技,2002,23(3):53~54. [6]陈敢,马世成.花生核桃乳稳定性研究『J].中国乳品T业,2000,28(3):11~13. [7] 郑海平,朱霄鹏,申利娟. 红枣豆奶饮料的研制.现代食品科技,2012. [8] 李秀娟[1] 汪海丰[2] 范志军[1]. 红茶豆粉加工工艺.现代化农业.2004(11).-41-41 [9]尤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