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柱铰接柱脚底板设计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钢管柱铰接柱脚底板设计探讨

方钢管柱铰接柱脚底板设计探讨-删减 张鑫,孟宪德,顾励 0 引言 方钢管柱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截面形式,并且对于荷载较小或者体量较小的工程,经常采用外露式铰接柱脚, 比如钢平台,刚架,摇摆柱等。为了制作和安装的方便,通常采用图 1 所示的典型节点,特点为在 4 个角部布置 4 颗锚栓,采用无加劲底板。 方管柱 锚栓 方管柱 AA 方管柱 4 M D a t 2 / b 2 B 锚栓 / b a c d d c A c c B 底板 B (a) 柱脚空间图 (b) 柱脚平面图 (c) A-A剖面 图1 铰接柱脚详图 Fig. 1 Pinned RHS column base 对于图 1 所示的方钢管柱柱脚底板的设计,不能简单套用设计手册[1]给出的悬臂板模型、两相邻支承板模型, 未见国内的文献给出比较详细的计算方法。AISC[2]规范给出此种钢柱受压时的底板设计方法,但未给出钢柱受拉 时的底板设计方法。 1 底板设计方法 底板的设计方法常见有两种:悬臂板模型、有效宽度模型。悬臂板模型一般采用塑性设计方法,假定底板下 混凝土压应力均匀分布,假定塑性铰线分布,给出承载力计算公式,美国AISC[2]采用此方法,AISC规范的典型模 型如图2 所示。AISC规范的悬臂板模型不仅适用于H形截面而且适用于圆管和矩形截面的底板。 n b B m 或n 8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