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doc

  论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   论文关键词:陶瓷粉彩 材质基础   论文摘要:粉彩的产生缘于康熙五彩、珐琅彩的影响。工艺以材质为主,材质为本物特征。要识别和鉴证任何工艺品类,必须从工艺材质入手,从材质根本的工艺基础上分析,才能辨其态、识其质、中其的。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以“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画工细腻、风格迥异”的特点而风靡古今中外。清末陈浏在《陶雅》中盛赞粉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法国人早在1805年就把粉彩称作“玫瑰族瓷器”,认为只有高贵的玫瑰花才能与之媲美。   据史料记载,粉彩瓷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中国陶瓷史》载:“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即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和珐琅彩的工艺基础,尤其是材质基础上产生的。本文拟就康熙五彩、珐琅彩和粉彩的色料材质的分析,一叙管窥之见。      一      说到康熙五彩,就不能不提到大明五彩。大明五彩是明代成化年间,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翠绿和赭色综合装饰的瓷器,旨在打破青花单一色彩的瓷绘格局。《博物要览》、《敝帚轩剩语》、《长物志》均说其因“青花间装五色”而得名,其中尤数成化窑烧制的最为精致,史有“成窑五彩”之誉。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成化五彩团莲纹罐,盖是雍正年间后配的。《清宫》记载,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圆明园来贴,太监刘希文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来”。由此可见,产于明代的五彩瓷也是酷爱汉艺术的雍正帝的珍爱。康熙年间,御窑厂在复制大明五彩的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尤其是俗称“古翠”的蓝彩在烧成后的呈色效果,其浓艳程度超过了青花。从此,古翠取代了青花,开创了纯釉上彩绘的艺术领域,形成了“康熙五彩”的主导地位。   康熙五彩的彩料属于低温釉料,烤烧温度较之粉彩为高,故后人称前者为“硬彩”,后者为“软彩”。“硬彩”之硬,在于着色元素及着色机理。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物化测定分析,五彩中的红彩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黄彩也是氧化铁,绿彩系铜绿铅釉,蓝彩属钴蓝铅釉,黑彩为铁、锰、钴和铜,即用钴土矿和铜花片配制而成的。由此所见,明清时代的五彩和粉彩大部分都是在古代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两者在化学组成上的最大差别是低温色釉都属PbO-SiO2二元系统,而釉上彩则大部分为PbO-SiO2-K2O三元系统,在着色机理方面,绿釉和绿彩都是Cu++离子着色,黄釉和黄彩都属Fe+++ 离子着色,矾红和金红分别为Fe2O3和金的悬浮体着色, 蓝釉和蓝彩都属(CoO4)2-离子着色。所以,五彩的炉温高达800 ℃左右,具有鲜明透彻、耐火、不褪色、不剥落、恒久如新的特点。《饮流斋说瓷》评价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有必要说明的是,康熙五彩曾兴盛一时,但随着雍正粉彩的崛起,遂遭冷落。直到清末民初时,古玩收藏界刮起一股“康熙五彩”热才渐有复苏,景德镇依照视前朝为古时的传统,把康熙五彩俗称“古彩”,也就是说,在景德镇,康熙五彩就是古彩,以区别于大明五彩。      二      珐琅彩源自于铜胎珐琅,始于康熙中晚期,盛于雍、乾两朝。珐琅彩瓷先在景德镇烧好精细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由御用画师彩绘并烧制而成。康熙对法国的画珐琅技艺非常赏识,曾邀请法国艺人进入珐琅作供御。所用彩料,雍正六年以前用进口彩料。《清宫档案》记载 :“雍正六年二月二十日……奉怡亲王谕,着试烧炼珐琅料……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黑色,以上共九样。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以上共九样。新炼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白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黑色共九样。新增珐琅料软白色、秋香色、淡松黄绿色、藕荷色、浅绿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炼珐琅彩料有专职工匠,造办处档案提到的有“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等人。   珐琅彩的颜料在化学组成方面有如下特点:   1.它含有大量硼,而在中国传统彩料中,无论五彩或者粉彩,都不含硼。   2.珐琅彩中含有砷,而在中国传统彩料中,除粉彩含砷外,五彩都不含砷。   3.珐琅彩中黄彩采用氧化锑为着色剂,粉彩中的黄彩也用氧化锑为着色剂,而五彩中的黄色则以氧化铁为着色剂。   4.珐琅彩中的胭脂红是用胶体金着色的金红,这种颜色在康熙以前的任何彩瓷中都没见过。   5.珐琅彩料的熔融温度是所有釉料中最低的,通常只需在500℃~600℃之间。   6.由于烤烧温度较低,珐琅彩的金属氧化着色剂的呈色效果就相应稳定。除红色不可和它色系相混合外,任何色料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