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晴时多云偶阵雨.ppt
整合課 普通心理學 錢玉芬 * 第六章 晴時多雲偶陣雨 --論情緒 * 情緒 (一)定義: 個體受到某種剌激所產生的一種激動狀態,此種激動狀態雖為個體自我意識所經驗,但不受其所控制。 * 二、情緒2-2 (二)情緒的成分: 1.為一種主觀經驗。 2.有明顯的開始與結束。 3.為個體內在的反應尤其是自主神經的反應。 4.對特定的正性或負性事件的信念或認知評估。 5.伴隨著臉部的表情。 6.對可知覺情緒來源的反應。 * 二、情緒2-3 (三)情緒的生理基礎: 情緒和生理激起(arousal )之間有極其密切的關係,其中最主要牽涉到: 交感神經(sympathetic system): 促使個體輸出能量進入亢奮狀態。 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system): 促使個體保存能量,恢復平常狀態。 下視丘(hypothalamus): 一般視為情緒中樞,其因應環境剌激而直接作用於自主神經系統與各腺體以產生變化。 * ☆脊柱受傷的受試者比較其受傷前後 的情緒經驗強度。 ☆依照改變的程度,將個人的報告以 數字表示:0代表沒有改變;輕微的 改變者(如「一我的猜測,我覺得 改變不大」),當降低時,以-1表 示;升高時,以+1表示;而強烈的 改變(如「我覺得改變很大」), 則以-2或+2表示。 ☆請注意:受傷的部位越高,受傷後情緒減 低的程度越大 (取材自Schacter, 1971; Hohman, 1962)。 脊柱受傷和情緒 二、情緒2-4 圖片資料來源:鄭伯壎、洪光遠、張東峰編譯,艾金森、西爾格德等原著1990,《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541。 * 二、情緒2-5 (四)情緒之有關理論: 〔In the heart or in the head?〕 1.詹藍情緒理論(James-Lange theory): 詹藍情緒理論(摘自張春興,1989) 引起知覺的 刺激情境 由刺激 引起 身體反應 身體反應 而導致 情緒經驗 * 二、情緒2-6 (四)情緒之有關理論: 2.康巴情緒理論: (Cannon-Bard theory/emergency theory of emotion) ★反駁詹藍理論理由有四: A、不同情緒間之生理變化,差異不大。 B、內在器官的構造較不敏感、不可能成 為情緒感受的來源。 C、以人工方法促進身體變化(即注射副腎上腺素), 並不能產生真正的情緒。 D、動物實驗中,在內臟脫離中樞神經時,仍有情緒反應。 * 二、情緒2-7 (四)情緒之有關理論: 3.情緒的雙因素理論 (S. Schachter, 1971) 因素一:生理興奮 情緒是這兩個中央歷程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素二:認知評價 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情緒發生歷程: 例一:(Schachter Singer, 1962) * 二、情緒2-9 (五)情緒溝通 人臉的情緒功能: read-out、read-in、read-across。 面部表情是情緒溝通最有效的模式之一。 Ekman and Friesen(1986): 跨文化性的的七種共通表情 = 快樂、驚訝、生氣、害怕、厭惡、悲傷、輕視。 * 二、情緒2-10 B. Ekman (1972)發現: 五歲小孩偵測情緒之能力和大學生一樣準確。 圖6-9 不同情緒自主性喚起的差異不論文明人或文字前之部落人,皆能精確分辨人之情緒,除了驚訝與害怕之外。 C. 你的臉譜深深影響別人對人的感受(Lanzetta et al., 1985)。 圖片資料來源:鄭伯壎、洪光遠、張東峰編譯,艾金森、西爾格德等原著1990,《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545。 * 二、情緒2-11 (六)情緒與工作績效: 右圖是情緒的喚起和工作表現曲線,表示情緒喚起水準和工作表現效率間的假想關係.隨著工作或行為的差異,曲線的圖形也許稍有不同 (取材自Hebb,1972)。 資料出處:黃天中、洪英正 1992 《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126。 * 二、情緒2-12 (七)情緒的歷史 ☆徒留遺憾的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 ) 未完成的情緒表達 ☆習得無助的耽溺現象(learned helplessness) 是屬於長期、嫌惡性的古典制約 * 二、情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