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技术革命-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讯技术革命-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ppt

資訊技術革命 資訊技術 技術:「使用科學知識,以一種可以複製的方式,來特定化做事的方法」。 包括:微體電子學、電腦(機體和軟體)、電子傳訊/廣播電視、以及電子視訊等,整個技術的聚合組成。 包括:生物資訊,資訊技術、遺傳工程等其他相關的發展與應用的組成。遺傳工程乃是聚焦於對生物進行解碼、操作,最後複製生物的資訊符碼。 資訊技術 資訊技術革命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一樣: 導致經濟、社會與文化等物質基礎的不連續型態。 穿透了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 (有一些支配人類以生活的主要原則,有了轉變,支配生活的主要元素不同) 資訊技術的角色 資訊技術在這場革命中,就像新的能源之於連續的工業革命一樣(從蒸汽機到電力、到石油、甚至到核能) 能源的生產與分配,是工業社會的關鍵要素。 兩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從18世紀的最後三分之一開始,它的特性是由一些新的技術,像蒸汽機、紡紗機,並廣泛的以機器來取代 [過去的] 工具。 第二次:在100年前,特徵是電力的發展,內燃機、以科學為基礎的化學、高效率的煉鋼,以及隨著電報的擴散與電話的發明,開始帶來新的溝通技術。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一個「加速的、史無前例的技術變遷」時期。 資訊技術革命(第三次?)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精髓:蒸汽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力量:電力 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核心:電子學,CPU (??) 資訊技術革命 三個主要技術領域,不同階段的創新: 微電子學、電腦與電子傳輸。 他們彼此之間緊密相關,並且構成了以電子學為基礎之技術史。 資訊技術革命的歷史序列 1947年,美國紐澤西州Murray Hill的貝爾實驗室三位物理學家Bardeen、Brattaln、Shockley共同發明的電晶體(獲得諾貝爾獎)。 1957年,在微體電子學利,德州儀器公司的工程師Jack Kilby 和Bob Noyce共同創造了積體電路 (IC, integrated circuit),觸發了一個技術爆炸。 1959年到1962年的3年之間,半導體的價格下降了百分之85,接下來的10年裏,產量增加了20倍,其中一半屬於軍事用途。 一個積體電路的價格,從1962年的50美元,下降為1971年的1美元。 [被淘汰的,並不表示他是壞的] 1971年2,300個電晶體被放在一個想不定大小的晶片上 1993年同樣大小的晶片上卻可以有3,500萬個電晶體。 2300 350000000 容量,速度的改進,日新月異。 第一部電腦 1946年於費城誕生,這部電腦重達30噸,由9英尺高的金屬模具所組成,有7萬個電阻器,18,000個真空管,有整個體育場這麼大。 當他打開電源的時候,由於消耗的電量太大,整個費城的電燈都會閃爍不止。 1951年,生產商業版本的第一部電腦。 1953年,一個真空管組成的電腦加入了電腦競賽的行列。 熊彼得所說的:「創造性的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在電子產業中進行著。 1971年,已經能夠將一部電腦放在一個晶片上。 1975年,出現了蘋果1號和蘋果2號的設計基礎,這是第一部成功商品化的微電腦。 (由Menlo Park兩個輟學的小伙子 Steve Wonzniak 和 Steve Jobs 在父母親的車庫裏發展出來) 1981年開始,出現的第一部個人電腦(PC) 1976年 Bill Gates 和Paul Allen,創立了微軟公司 分享才能發展 事實上,IBM在電腦市場上,無法居於主導地位,而且APPLE電腦具有其優越性。 (但是整個世界都以國際事務機器公司的系統為一般的標準,而四處擴散) [某個程度允許部份的被模仿,將有助於市場的開拓,以及標準的擴散,從另外一面再回過頭來佔有市場] 單一電腦的不足 1980年代中期,但一的微電腦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在手提電腦的基礎下,他們以更強的行動力來執行網路的功能。 電腦網路 藉著電子網路的運作,來增加記憶體和處理資料的功能,決定性在1990年代的電腦紀元,將中央式的資料庫儲存與處理變得網路化,互動式的電腦功能共享。 不只是技術系統改變,連社會與組織的互動關係也同樣改變了。 電腦網路的建構 1960年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PRA)裝設了一組具革命性的新電子通訊網路。 1970年代成為現在的網際網路(INTERNET)。這得力於TCP/IP的發展。 1974年以gateway 技術相互連結網路,使不同型態的網路之間可以聯結起來。 資訊技術革命,就像一個革命一樣,是在1970年代誕生的。 國防和電腦網路 美國和蘇聯在「星戰計劃」(Star Wars)的競賽,人造衛星的發展,這些都和今天資訊技術的革命有某種程度的關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