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 第一章 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 2009.5. 学习要求 掌握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 领会诗的精神。 了解典型感情的三要素。 了解意蕴的二层含义。 掌握意象的特点。 深入体会“感发的生命和感发的力量”。 第一章 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 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可以简单记忆为四个字,即:情,理,象,力。 下面具体分为四节来讲: 第一节 典型深刻的感情 第二节 深厚微妙的意蕴 第三节 准确生动的意象 第四节 感发的生命和感发的力量 (四节的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整体性的认识。) 第一节 典型深刻的感情 (讲一、二、三、四个问题) 一、诗是抒情的艺术;抒情性是诗的质的规定性。 诗是抒情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感情在诗中的重要作用。而读者应当明了的是: 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感情,或者换句话说,都具有感情的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和相应的美学价值。 二、构成典型感情的三要素 1、真实性 2、独特性 3、概括性 1、真实性 一段典型感情首先必须是一段真实的感情,是诗人确实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感情。真实性,是典型感情的基础。 如台湾的乡愁诗。 2、独特性 一段典型感情还应该是一段具有鲜明个性的感情,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都应是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迥异于那段感情,才能以它独特的美学意味产生独具的艺术魅力。 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九年级上册P2)与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正是在独特性这一点上,最能显示出诗人天才的创造和各自的天性。 3、概括性 一段典型感情又必须是一段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感情,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不是难以理解的,才能以它蕴含的共性,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共鸣,从而由“自我”出发,进入大众的心灵。 如:《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之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下面引用两位台湾诗人杨唤和余光中的同题诗作 《乡愁》,请读者仔细揣摩一下其中所传达出的典型感情的上述三要素。 《乡愁》 杨唤 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 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 我们收获高粱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 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币。 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 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思想贫血。 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 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①.真实性 第一首《乡愁》诗的作者杨唤(1930――1954),生于辽宁省兴城县菊花岛,1949年来到台湾,1950年开始写儿童诗,成为台湾现代儿童诗的先驱,1954年因车祸逝世于台北。 第二首《乡愁》诗的作者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少年时期流寓四川重庆,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为台湾著名作家。 这两位诗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祖国大陆度过的,正是这段终生难忘的岁月,给了诗人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当他们远离故乡之时,才能以出自心灵最深处的乡愁,谱就了他们笔下如此深切动人的诗篇。如果说这两首《乡愁》诗传达出了一段具有典型意义的感情,那么,它们的典型性,就首先表现在它们的情感的真实性上。 ②.独特性 其次,这两首同题的《乡愁》诗,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上,又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 杨唤自幼丧母,他的童年是苦难而不幸的。杨唤生前,最大的志愿,就是出版童话诗刊,希望在他甘美而又俏皮的文字带领下,让在苦难中成长的孩子,都能有个快乐的童年,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在杨唤的诗作中,那优美流畅的字句和童话般的美丽色彩,正是他对凄苦童年的凭吊和补偿,这构成了杨唤独特的抒情方式。这首《乡愁》就正是如此,当他写到故乡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