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力度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涉及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内容及教材等多个方面的变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 新课程的实施是大势所趋,不容置疑 从2007年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个省区率先进入新课程高考。2008年江苏省跟进,2009年又有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高考。到2012年,全国所有省市(港、澳、台除外)都将进入新课程高考。 在鲜花和掌声中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极富生活性和情趣性。 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化。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新课程与高考对接 此次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培养目标方面,强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程内容方面,课程选择突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高考要在考试目标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使考试逐渐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素质立意转化。 新课程与高考的吻合程度 作为利害攸关的大规模统一纸笔考试,高考首先追求的是公平。为了追求公平,高考必须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千差万别的考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考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高考在统一测试的同时又能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很难实现,这是高考固有的局限。因此,高考只能在自身制度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从而部分地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高考对综合素质检测爱莫能助 高考这样的大规模统一纸笔考试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无法解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 高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但在总体上说,高等学校用统一考试分数选拔人才与其他标准相比更为科学和公平. 在我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高考制度依然是相对客观,公正的高等学校人才选拔制度. 对高考的再认识 高考由中学教学的“指挥棒” 变为新课程的支持者和配合者。 “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2011年考纲说明) 高考无力检测新课程取得的全部成果。 高考改革历来坚持稳中求变,不会出现颠覆性变化。 高考无法解决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将通过招生制度的改革予以解决。 2 今年教育部推出的《教育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紧迫性,高校要求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增加自主招生名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江苏、天津、浙江、辽宁、安徽与福建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 安徽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 2009年起山东将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不高的考生予以退档。 高考已不是高校录取的唯一途径。 备考前的心理准备 不要夸大语文新高考的改革力度 不要全盘怀疑或否定以往高考辅导的经验和方法 研究新考纲,熟悉新考卷,在变与不变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 解读新考纲 09年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6分) 10年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6.下面是关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课标解读发言.ppt
- 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ppt
-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ppt
- 教育目的(教育学).ppt
- 2012届高三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基础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
- 7七年级语文月迹2[人教版].ppt
- 7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pt
- 2012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三月概率统计试题分析(代盈).ppt
- 7最后一课(使用2).ppt
- 教育目的的指导性功能.ppt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