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中的同义词及其辨析 辨析同义词的意义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作同义词。 在同一历史时期,一种语言中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同义词在理性意义、感情色彩、语法功能、使用地域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 辨析同义词的差异,可以使 我们准确地把握词义, 从而透彻地读懂古代作品。 一、同义词的形成 一种语言,在它的原始期,同义词是比较少的,因为那时人们的社会分工比较粗疏,思辨能力比较低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词汇总量也比较少。 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的社会分工渐趋精密,思辨能力不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语言的使用群体不断增加,使用地域不断扩大,词汇总量也不断增加,同义词也随着丰富起来。 同义词产生的途径, 主要有如下四条: (一)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 同一个概念,古代用一个词来表示,后代改变了说法,产生了一个新词,这就形成了古今同义词。 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对汉代人来说,先秦是古,汉是今; 对唐代人来说,汉是古, 唐是今。 如“坚硬”这个概念,上古用“坚”和“刚”来表示 如《庄子·天下》:“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诗经·大雅·丞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大约汉魏间出现新词“硬” 如皮日休《龟赋》:“硬骨残形知几秋。” 这样,旧词“坚”、“刚”和新词“硬”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 又如“吃东西”这个概念,上古用“食”来表示 《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汉魏间出现新词“吃”,《世说新语·任诞》:“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 这样,旧词“食”与新词“吃” 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 再如“害怕”的概念,上古用“畏”、“惧”表示 唐代以后又可用“怕”来表示(“怕”本义为淡泊,表害怕是假借用法)。 再如“眼泪”的概念,先秦用“涕”表示,汉代后又可用“泪”来表示。 (二)词义演变形成的同义词 词义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有的同义词在同一历史时期本义就是相同的 也有的同义词在同一历史时期本义并不相同,词义引申之后,甲词本义与乙词引申义或两词的引申义才 变得相同了 1、同一时期内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在同一时期,特别是在先秦时期,汉语就存在着一些同义词。 当然,这些同义词是汉语在上百万年的使用中累积起来的,只不过汉字在夏商周三代才成熟起来,那时的人们给已有的同义词分别确定一种写法,后世就只能把这些同义词看成是共时的了。 “树”和“艺”上古就同义,本义都是种植。 《说文》:“树,生植之总名也”,“艺,种也”。 《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 《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艺黍稷。” “树”、“艺”可以连用,《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后”和“君”,在上古本义同为君主。 《说文》:“后,继体君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夏后”即夏代的君主。 《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劝”和“勉”,在上古本义同为鼓励、勉励。 《说文》:“劝,勉也。” 《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国语·越语上》:“父勉其子, 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2、甲词引申义与乙词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一组词,原本并不同义,经过引申之后,其中一个词的引申义变得与另一个词的本义相同了。 “履”和“屦”,在战国以前并不同义,“履”是动词,本义是踏、踩;“屦”是名词,本义是鞋。 在同一上下文里,二者的差别是明显的 如《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韩非子·说林上》:“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屦虽贵,足必履之。” 战国以后,“履”有了鞋的意义 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 于是二者在鞋的意义上构成 了同义词。 “狱”和“囹圄”,战国以前,“狱”是官司、案件,“囹圄”是监狱。 如《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的就是按实情决断官司。 《礼记·月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战国以后,“狱”有了监狱的意思,与“囹圄”成了同义词。 《史记·李斯列传》中既有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的话, 又有“李斯乃从狱中上书”的话, “囹圄”与“狱”指的是一回事儿。 “回”与“返”,在上古,“回”表示旋转 《说文》:“回,转也。”“返”表示返回, 《说文》:“返,还也。” 如《荀子·致士》:“水深而回。” 《韩非子·喻老》:“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 大约在隋唐时代,“回”有了返回的意思 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于是“回”和“返”便构成了同义词。 3、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一组词,本义并不相同,各方都经过引申之后,它们的引申义变得相同了。 如“书”和“信” “书”的本义是写、记录,《说文》: “书,箸也。” “信”的本义是诚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MP职业道德.ppt
- 文字稿本编写与创作.ppt
- PowerPoint演示文稿15213.ppt
-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高考议论文写作的两种规范.ppt
- 2012年高考英语视导课何丽莉.ppt
- 文字编辑巧工匠.ppt
- PPT制作技巧(下)FSEFS.ppt
-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2.ppt
- 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ppt
- 文学作品题目的含义及作用.ppt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