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聊城城镇体系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观赏! 欢迎大家去聊城玩! 2015聊城市城镇体系规划 2015.5.30 聊城简介 区位: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古香色艺。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故称“运河古都” 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聊城行政区划 聊城下辖8个县市区 包括东昌府区、莘县、冠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临清。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聊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资源条件 : 旅游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聊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 文物古迹众多,如光岳楼、山陕会馆、阳谷的景阳冈、东阿曹植墓、临清的钞关、舍利塔、清真寺、螯头矶等, 聊城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陈运和诗称“水养诗,诗养城 城养景,景养人”,此城才享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水城之眼 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巨大的摩天轮融为一体 ,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 水资源 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 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以及马颊河、徒骇河、漳卫河、赵王河等近百条河纵横交错,逶迤而去 东阿泉饮用天然矿泉水 军王屯温泉、聊城天沐温泉度假村、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石水等 区位条件: 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聊城不仅可以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而且是与晋、豫、冀等省份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便利港口,还可利用中西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城市。 机遇: “十八大”将聊城市列入“济南都市圈”、“中原经济区” 聊城已经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和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叠区 为聊城进一步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城市经济与建设已初具规模 目前聊城市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发展的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向全面小康迅速演变,工业化进程加速向中级过渡,城镇化水平进入快速提高阶段,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必然趋势更加明显,已经具备了实施跨越发展的基础。 旅游也建设已初步成效。聊城依据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名胜古迹、温泉文化、乡村文化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艺术特色,形成了以感受历史文化、体验温泉文化和乡村文化、观赏湖水风光为主 题,集游览观光、文化博览、温泉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已具规模的观光旅游和初具规模的休闲旅游为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目前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人均水平低。聊城属山东的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 2)产业结构层次低。突出问题是第三产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因此如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是聊城市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3)人口文化科技水平低。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聊城市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没有将劳动力资源充分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4)经济外向度低。目前聊城市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对于聊城市借助外力,发挥后发优势,构成一定的障碍。 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和目标 城市规模: “双百大城市”战略 坚持“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定位,拉大框架,彰显特色,完善功能。到2015年,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 届时,市城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