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关洋员司法保护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海关洋员司法保护初探.pdf

2017年2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Feb.2017 ofShaanxi of V01.35No.1 Journal Sciences) 第35卷第1期 UniversityTechnology(Social 晚清海关洋员司法保护初探 谭新喜 (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根据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国政府雇员应当拥有自己的法律身份和司法保护,但晚清时期 的海关洋员其法律身份和司法保护又遭到领事裁判权的制约影响。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根据不平等条约,赋予海关 洋员以中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法律身份,并采取司法保护,取得一定积极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他却放弃中国政府主权,以求 认真执行不平等条约,最大程度地保护英国在华利益。 [关键词]晚清海关;赫德;海关洋员;司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K256.1;F272.9[文献标识码]A 晚清时期的中国海关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以降,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晚清政府在外国外交恫吓、武力 逼迫和财务欺诈的情况下,接受了列强强行塞进中国政府的新式海关,时称为新关或洋关。这个机构长期由外国人担任 中高层管理人员,由英国人主导,几乎和英国政府同步实施了政府公务员制度。作为不平等条约的实际执行者、西方的 利益代理人,晚清海关具有殖民地机关的特殊性。海关人员,尤其是洋员,因在中国政府机构任职,获得了中国政府的雇 员身份,更需要法律身份的认同,以及此后所面临的司法保护。 晚清中国海关公务员制度有其殖民性质的一面,但又因率先采取公务员制度而又有先进性的一面。这是中国政府 在公务员制度史上的一大历史变化,在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但是,目前该问题的 研究成果较少Ⅲ,故笔者不揣谫陋,拟对此问题有所阐发,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海关洋员司法身份的获得 根据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公共部门职员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法规来加以保护。职员们获得法律法规 的认同和保护,执法的时候获得法律依据,解除因执法而违法的后顾之忧,获取了执法的正义感,如此可提高职员工作正 义性与积极性。1864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Hart)在就职之初就要求税务司必须保护自己(海关)的下属。 如果职员受到不公正对待,“受到任何侮辱,或任何虐待,税务司有责任提醒有关方面注意处理”。如果施害者是中国 人,则向海关监督“建议惩罚犯罪者”;如果是外国人,则向领事提交正式的控诉书要求认真调查;如若领事推诿不办,则 税务司必须向总税务司报告,并提醒海关监督向总理衙门报告‘1p3。如果历史真的按照赫德所想,或许简单的多,但是海 关洋员获得中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法律身份,以及其后的司法保护问题,尤其是后者,一直折磨着赫德和海关洋员。 [收稿日期]2016一11-04[修订日期]2016—12-01 [作者简介】谭新喜(1974一),男,河南开封人,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青年博士基金项目(SLGQD一30) ①1920年代从中国海关离职的日本人高柳松一郎:《中国关税制度论》,李达译,商务印书馆1927年;[美]费正清: 《洋员税务司身份识别问题》,《南开经济学报》1936年4月号;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840—1894年)》上册,人 职务行为涉诉再探讨——以英籍洋员为考察中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谭新喜:《晚清 海关洋员抚恤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l期。上述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对中国政府海关机构中的洋员身份 加以讨论。如蔡晓荣的研究偏重于洋员的司法案件处理,谭新喜的研究则侧重于海关洋员作为中国政府公务员死后的抚 恤。 ·70· 万方数据 相较于中国人,外国人获得中国政府下属海关部门雇员的法律身份,经历较为曲折。根据《天津条约》附属《通商章 程善后条约》,中国官员可任意聘用在华洋人参与中国海关事务,外国领事不得干预且不对洋员的行为负责怛儿“。但是 这项规定又与领事裁判权相矛盾。在外国政府不愿意放弃这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