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结构隔震减震与振动控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结构隔震减震与振动控制

第八章 建筑结构隔震、减震与振动控制 8.1 、概述 抗震设计——依靠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抗御地震。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结构损伤耗散地震能量,但往往导致变形过大、非结构构件损坏,难以满足重要建筑的性能要求。 结构振动控制设计——包括隔震、减震和振动控制等方法,通过附加装置和措施削弱结构的地震反应。 结构隔震——将地震动与上部结构隔开,减弱地震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隔震。 结构消能减震和阻尼减震——通过装设消能装置,使结构在轻微地震或阵风脉动时,消能杆件或阻尼器处于弹性状态,结构物具有一定抗侧刚度,可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强震时消能杆件或阻尼器进入非弹性状态,大量耗散地震能量。 结构被动控制——在建筑物特定部位附加子结构,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达到降低结构动力反应的目的。如调频质量阻尼器(TMD),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等。隔震、减震技术也属此范畴。 结构主动控制——利用外部能源,在结构振动过程中瞬时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并施加控制力以衰减结构地震反应,如主动调频质量阻尼器(AMD)、锚索控制等。 8.2 、隔震 隔震的本质与机理 隔震是通过某种装置,将上部结构与地震地面运动分离或切断,削减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的传输。 自振周期、阻尼对反应谱的影响 延长周期和增大阻尼 隔震层解除了结构与地面的直接联系,使得 。常规抗震 结构,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牢固连接,地震动发生时上部结构对地面的运动具有放大作用,即 (通常放大2.0~5.0倍)。 隔震层使体系变柔,提供适当的阻尼,但将导致变形加大,故应对实际水平位移进行限制,并设防震缝。合理的设计位移为50~400mm。 隔震层降低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基底剪力明显减小,结构 地震扭转效应减小),耗散能量,从而降低对结构变形和延性的 要求(上部结构的反应仅为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 与不隔震建筑相比,采用隔震体系后总造价相差±(5 ~ 10%) 隔震实例 日本阪神地震(1995.1.17,里氏7.2级) 距震中35km的邮政大楼,其所在场地的地震危害程度达到了震度7度(相当与我国地震烈度的9~10度),由于采用了叠层钢板橡胶垫隔震技术,该建筑物不仅结构保持完好,且内部设备、装修丝毫无损,震时及震后整栋大楼一切照常运作。 美国洛衫矶北岭地震(1994.1.17,里氏6.7级)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校立医院由于采用隔震技术,震时保持完好,在震后救灾中发挥很大作用,而位于街对面的洛杉矶乡村医院则遭到严重破坏。 截至1998.7,隔震技术已在我国下列地区进行了试点: 新疆: 乌鲁木齐 独山子(克拉玛依) 喀什 四川: 西昌 成都 广东: 汕头 广州 澄海 天津 吉林: 松原 丹东 朝阳 河北: 张家口 廊坊 三洞 山西:太原 云南:昆明 大理 丽江 宁夏: 银川 陕西: 西安 咸阳 河南: 三门峡 隔震装置 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 层间隔震(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结构顶部设置水箱,巨型框架中的子框架) 桥墩顶与上部结构之间(以保护质量相对较小的桥墩和基础) 大型屋盖结构的支座 隔震方法大致可分为弹性支承式、滑动式、摆动式以及悬吊式隔震等。 隔震结构计算要点 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40%。 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可采用剪切型结构模型;当上部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不重合时应计入扭转变形的影响。 隔震层顶部的梁板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作为其上部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计算和设计。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输入地震波的反应谱特性和数量,应符合《抗震规范》的规定,计算结果取其平均值。 砌体结构及基本周期与其相当的结构可按底部剪力法简化计算,水平向减震系数及隔震后体系的基本周期按相关计算公式确定。 1、隔震层上部结构的计算 在常规结构模型中,加入隔震层简化模型,就可以对隔震体系进行动力分析。 隔震层等效水平刚度:Kh=SKj 隔震层等效粘滞阻尼比:?eq=SKj ?j/Kh 8.3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8.4 振动控制 研究意义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作为防灾减灾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近二十多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不仅改变了工程结构抗御灾害的传统概念、方法和手段,而且使得工程结构的抗震可靠性、抗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