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脂类和生物膜要点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 柯世省 Ⅰ 脂类 一、脂质的定义 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对大多数脂质而言即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多是四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而醇类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二、脂质分类 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 1、单纯脂质,包括甘油三酯和蜡。 2、复合脂质(含有非脂分子成分)包括磷脂和糖脂 3、衍生脂质 包括取代烃、固醇类、萜类、其它脂质 三、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1、贮存脂质:三酰甘油和蜡; 2、结构脂质:参与生物膜的组成; 3、活性脂质: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 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的,但是对人体功能必不可少的,必需由膳食提供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亚油酸:各种植物油 亚麻酸:坚果 四、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机体的损伤 1、中间产物自由基导致蛋白质分子的聚合 2、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可与蛋白质的氨基发生作用导致多肽链的链内交联和链间交联。被修饰了的蛋白质和酶失去生物活性,导致代谢异常。 3、脂质过氧化对膜的伤害 脂质过氧化的直接结果是不饱和脂肪酸减少,膜脂的流动性降低。 4、脂质过氧化和动脉粥样硬化 5、脂质过氧化和衰老 老年斑、老年色素、脂褐素、黑色素 五、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几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人体肝脏和红细胞中含量最为丰富。 维生素E,生物体内的自由基清除剂。 Ⅱ 生物膜 一、生物膜组成、结构的探索历程 1、1859年,欧文顿利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类的物质比较容易通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类的物质则不容易穿过膜。 2、1897年,crijins 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证明膜中含有脂类,那么还是否含有其它成分呢? 3、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也会被蛋白酶水解,化学分析表明也含有蛋白质成分。 (二)膜蛋白 20-25%蛋白质与膜结构相联系,根据在膜上的定位可分为膜周边蛋白质和膜内在蛋白质。 1、膜周边蛋白质(占膜蛋白的20-30%—外周蛋白 分布于膜的脂双层表面,通过静电力或非共价键与其它膜蛋白相互作用连接到膜上,膜周边蛋白易于分离,改变离子强度或金属螯合剂可提取,这类蛋白质溶于水。 2、膜内在蛋白质(占膜蛋白的70-80%) 晶格镶嵌模型 1975年,Wallach提出了晶格镶嵌模型。他在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物膜中流动性脂质的可逆性变化。这种变化区域呈点状分布在膜上。相变表现为膜脂分子的一种协同效益,即几十个以上的脂分子同时相变。膜脂的相变受温度、脂本身的性质、膜中其他成分、pH和二价阳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板块镶嵌模型 板块镶嵌模型 1977年,Jain和White提出了板块镶嵌模型,其内容本质上与晶格镶嵌模型相同。他们认为:在流动的脂双分子层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的、刚度较大的、彼此独立运动的脂质“板块”(有序结构区),板块之间被无序的流动的脂质区所分割,这两种区域处于一种连续的动态平衡之中。 Na+- K+- ATPase的作用模型 2、Ca2+的运输(单向运输) Ca 2+泵和Ca 2+ —ATP酶 Ca2+—ATP酶可以催化下列反应: 2Ca 2+ (外)+ATP 2Ca 2+ (内) + ADP(外)+Pi (外) ①Ca2+—ATP酶是肌质网的主要成分,占膜蛋白的90%,易于提纯,对Ca2+有很高的亲和力。 ②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是Ca 2+从肌质网释放和再摄入的主动运输过程。 ③每一分子ATP酶每秒钟可以水解10个ATP分子,每水解一分子ATP运输2个Ca 2+。 钙调蛋白:可刺激细胞对钙离子的摄取,钙调蛋白的作用与Ca 2+浓度有关。 ① Ca 2+ 浓度极低时,钙调蛋白以不与Ca 2+结合的状态存在,不能激活Ca 2+ —ATP酶,酶对钙的亲和力低。 ②如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则钙调蛋白与钙形成复合物,可与Ca 2+ —ATP酶结合,提高酶对钙的亲和力。 Ca 2+ —ATP酶的作用机制 经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通过E1和E2两种构象的相互转变,将钙从膜的一侧运输到另一侧。 Na+.K+-ATPase的亚基结构及其在膜上定位 Na+-K+- ATPase的体外重建 3、阴离子的运输 4、糖和Aa的运输 1)葡萄糖的运输(主动运输、协同运输中的同向运输) 葡萄糖的运输利用Na+梯度提供能量,通过载体蛋白,伴随着Na+一起运输入细胞,Na+梯度越大,葡萄糖进入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