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山及周边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及其构造特征.pdf
第 3 5 卷 第 1 期 华 北 地 震 科 学 Vol . 35,No . 1
2017 3 月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Mar . , 2017
陈佳维,崔效锋,胡幸平.唐山及周边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及其构造特征 [J ].华北地震科学,2017,35(l ):l -9.
唐山及周边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及其构造特征
陈佳维,崔效锋%胡幸平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 京 100085)
摘 要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唐山及周边地区2009 1 月 至 2015 1 0 月发生的 4 115 个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
改进了初始定位精度,得到了更加准确的 3 466个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信息,并对比分析了重定位后的地震与活动
断裂的关系。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内地震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北部,并且以研究区东部的唐山震源区最为集中,从
水平方向来看,小震事件更加集中于断裂带附近,呈现出较好的条带状分布特征,从地震震源深度来看,地震主要
集中分布在 5〜 15 km 深度范围内,且不同地震带区的小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存在差异;②张渤地震带小震主要发
生在中上地壳,而渤海海域地震带的小震发震层为上地壳;③张渤地震带的小震震源深度由西向东呈现出逐渐变
浅的趋势,且唐山断裂带东侧存在一个N E 走向、倾角较陡的小震活动带。
关键词 :小震精定位;波形互相关;双差定位法;张渤地震带;唐山断裂带
中 图 分 类 号 :P315.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3 —1375(2017)01 — 0001 — 09
doi :10. 3969/j . iss . 1003 —1375. 2017. 01. 001
特征、判定发震构造的基础,地震活动与活动构造密
0 引百
切相关,小地震事件在平面上、深度上的分布特征可
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青藏块体向北运移以 推断出断层的走向、倾向的几何形态,因此研究区域
及华南块体N W W 向运动等周围板块和块体联合 小震活动通常作为识别隐伏断层和活动断裂的重要
作用[1—5],本文研究区域(116. 35〜120. 35°E ,38. 43 手段。小震时空特征也反映了该区域的地壳内部应
〜41. 13°N )内的构造环境较为复杂,地处新构造活 力环境特征,对研究区域复杂的动力学过程的解释
动频繁的华北北部地区,区内交错分布有N W W 向 提供参考依据。
的张家口一渤海断裂带(张渤地震带)。唐山及周边 地震定位是地震活动性以及活动构造等研究的
地区所属的华北地块一直以来地震活动性强,大震 重要基础资料。相对定位法能够有效减小速度模型
频发。张渤地震带是华北平原活动地块与燕山活动 引起的定位误差。相对定位法主要有主事件法和双
地块的边界,由20多条断续分布的断裂所组成,是 差法[9]。其中,双差定位法适用于大范围地震的同
控制现代强震的一条地震构造带。据记载,本研究 时相对定位,将相邻的2 个地震归为地震对,每个事
区内共发生过8 次 6 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表 1), 件的定位精度不受定位范围大小的影响,具有独特
最大也是最早的一次地震为1679 年9 月 2 日三 的 优 势 ,在 地 震 定 位 研 究 中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河一平谷一带发生的 M 8. 0 地 震 (117. 0°E ,40. 0° 用[1°^18]。随着地震观测台网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地
N )[6],而 1976 年7 月 2 8 日 唐 山 Ms 7. 8 地震 震观测系统的发展,在研究区积累了大量的中小地
(11
文档评论(0)